第796章 重剑断涛
张远抬头,指间微动。
一枚乌沉沉的玄铁令牌无声滑入掌心,其上印着古朴的“河”字与一道奔腾的浪涛剑痕印记。
“奉家中长辈之命,前来拜在李慕白前辈门下。”
大河剑宗长老李慕白所赠的凭证。
令牌显露的瞬间,负责把守山门的两名大河剑宗弟子瞳孔骤然收缩如针尖!
他们盯着令牌,脸上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敬畏,甚至声音都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这,这是慕白师叔的,记名弟子令?!”
两人对视一眼,迅速躬身侧让。
“尊驾,请随我来!”
穿过弥漫灵雾的层层殿阁,张远被带至宗门核心区域——踏浪坪。
这是一片由巨大青石铺就、边缘被流水环绕的平台。
地面水汽氤氲,隐有流动水纹般的天然剑意,乃弟子们日常演武悟剑之所。
此时,数十名身着玄青色绣有浪涛纹饰道袍的弟子正三三两两聚在一处,或静心悟剑,或交流心得。
张远的出现,尤其是守山弟子小心翼翼地引着他一个“外人”径直走向执事堂的方向,立刻引起了所有人的侧目。
一位青年抬手一招,守山弟子连忙上前低语几句。
那青年双目之中透出精光,看向张远。
“嗯?破妄境?拜在慕白师叔门下做弟子?”
“嗤,”不远处,一名怀抱灵剑、面容倨傲的弟子发出一声清晰的嗤笑,眼神轻蔑地扫过张远,“区区初入大宗师,莫不是哪家送的镀金废物,走了大运吧?”
他话音刚落,旁边一张石桌旁,一直闭目打坐的一名玄衣青年缓缓睁开了眼。
此人背负一柄阔刃重剑与三柄形态各异、流淌如水波的长剑,气息沉凝如深潭,赫然已达大宗师第三境巅峰!
他便是大河剑宗年轻一代翘楚之一,凌昊。
凌昊目光如电,瞬间锁定了张远手中的玄铁令牌,眉头微不可察地皱起,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与疑虑。
他并未开口,但那无声的审视却比任何冷语更加刺人。
人群中开始响起嗡嗡的窃议。
“慕白师叔云游多年,竟收了记名弟子?”
“从未听闻,此人来历不明……”
“哼,看他那气息平平的样子,怕不是大秦安插过来的棋子?”
“就是,这些年雍天洲上越发插手我等仙道事情。”
这句话语速极快,声音压得极低,却如毒针般精准地刺向张远的背景,带着浓浓的猜忌与排斥。
张远倒是毫不在意,随着领路弟子去见了李慕白。
李慕白对张远很是客气。
说实话,论及剑意纯粹的境界与潜力,李慕白能感觉到张远那深藏的锋铓与自己当年何等相似,甚至更胜一筹。
至于那种于战场磨砺出的杀伐气度与宏观掌控力,更是他所不具备的。
不得不承认,大秦的土壤,能培育出这等奇才。
“青阳,你以刀道之基来我大河剑宗,求的是‘融’而非‘弃’。既如此,大河剑域之内,传承自可取阅。”
“剑意通大河,亦通江海。他日你若能将刀魂化入此间波涛,便是对大河剑道最好的馈赠。”
大秦执掌军机的青阳侯亲自来到大河剑宗,还在他李慕白座下修行。
对于李慕白这样追寻剑道极致的强者来说,这不仅是一份香火情,更是一个观察异道交汇、印证自身大河的绝佳契机。
“前辈所期,刀魂入浪时,自有回响。”张远抱拳开口。
李慕白点点头,看着张远在执事弟子引领下走出。
张远既然留在大河剑宗,自然要领取弟子衣袍佩剑。
大河剑宗。
执事堂。
踏入古朴肃穆的执事堂,一股潮湿水汽与沉木混合的气息扑面而来。
堂中坐镇的执事是位洞玄境的中年修士,他抬眼看了看张远,目光扫过那枚印有浪涛的玄铁令牌时,古井无波的脸上终于掠过一丝郑重。
“弟子袍、身份令牌、大河剑宗基础戒律册。”
执事声音平板,指尖一引,一件折叠整齐、袖口绣有银色波浪纹饰的玄色弟子袍便飞向张远。
接着,他伸手指向堂侧一列摆满形形色色、或轻灵或厚重的长剑的兵器架,“大河以剑为尊。新入门弟子,可在此架任选一柄趁手灵剑,滴血烙印,作护身及习练之用。”
锋锐与沉凝的剑气从剑架上隐隐透出,流光溢彩,显然都是品阶不俗的下品、中品灵剑。
然而,张远接住弟子袍,看也未看那满架寒光闪闪的长剑,平静地开口,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我,不用剑。”
执事堂内瞬间陷入一片死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