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冬天逮鹰的干货
第278章冬天逮鹰的干货
从
在金顶子西北侧,有一道斜着向上的山脊,这条山脊相对要连贯一些,沿着山脊移动虽然距离可能会略长一些,但是坡度不高,爬起来还行。
今天的搜捕任务已经超额完成,岳峰心态也挺平和的,带着大家溜溜达达的往金顶子的主峰上爬,一边爬,一边观察着周围的地形跟地势之类的东西。
山头容易吸引猛禽的聚集,是因为山的存在,会改变周围的气流,猛禽在这气流的影响下,可以减少自己飞行的体力消耗。
如果不需要耗费什么力气,就能保持一定的飞行高度,那对觅食有非常大的帮助。
你想呀,普通的猛禽视力可以看清几公里外地上的一只小老鼠,有了高度,就可以扩大视野搜索范围,捕猎的成功率自然就提升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想逮鹰,不在山头上布置逮鹰的场子,换成平地或者坡谷也有小的成功率。
但是为啥不用呢
山高,自然就显眼,更容易被猛禽发现,相反,如果在低矮处布置陷阱猎场,鹰被别的物体遮挡视线的概率会大大增加。
这是一个数学概率问题。
理解了这里面的道理,那选择布置逮鹰场子位置的底层逻辑就有了。
最好是在显眼的,容易有上升气流的位置布置逮鹰的场子。
冬天的长白山,以西伯利亚吹来的冷空气流为主要的降温驱动力。
学过地理的都知道,这玩意儿西北风居多。
按照这个来算,那在金顶子山的东南侧也就是偏阳坡的位置布置打鹰的场子,效果会更好。
鹰乘着气流在空中盘旋,很容易就能发现下方鹰把式设置的诱饵,可以极大提升捕鹰成功的概率。
当然,这只是其中的底层逻辑,实际上选择打鹰的场子,也有不少其他的细节需要参考。
岳峰一边走,一边就在观察阳坡这面有没有相对平坦的区域,有没有可以借助来搭小窝棚然后将自己藏起来的小树或者石头材质的矮墙啥的。
金顶子之所以叫金顶子,就是因为山上以石头居多,只有零星的低矮灌木分布。
岳峰带着人一口气爬到了大概距离山顶三四十米的位置,可算是发现了一处不错的自然地形。
靠近金顶子东南侧,一片大概三四十平米的范围相对平坦犹如一个人工修整出来的石台,周围有不少碎石头零散分布着。
碎石土不是啥大问题,只要搬走简单一规整,就是一处不错的场子。
这处场子背后是金顶子的主峰,也可以用背风向阳来形容,上面积雪要薄很多,脚踩上去,雪壳子明显更加松软。
“这里就不错!刮西北风的天气,这边还暖和,还容易见鹰!正好大家现在人多,把场子给简单的收拾收拾,石头都规整到这边来!”
岳峰大概瞅了瞅,用脚后跟在适合搭窝棚的地方画了个圈儿。
队长招呼了,众人就忙活起来,石头个头不大,一个人搬动起来很容易,几个大小伙子七手八脚的一通搬,前后没多久功夫就收拾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