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卧龙定计夺荆州(第2页)

 “何以身在夹缝之中,不图委曲求全,反而四处树敌?”

 陈群抚掌大笑道:

 “坐议立谈,无人能及,临机应用,百无一能,说的不就是周不疑这样的人?”

 “吟诗作赋,舞文弄墨,或许周不疑堪称机巧百出,无人能及。”

 “但领兵带将,开疆拓土,岂是黄口孺子所能为之的?”

 “虽然侥幸赢了周瑜一局,我料用不了多久,必会遭受江东的反扑,灭顶之灾,只在不久!”

 丁奉?

 丁奉……

 就在众人议论之际,沉吟不语的贾诩,口中却一直在念叨着这个名字。

 “江东丁奉,山东李典……”

 “两人都是有勇有谋,年轻有为的后起之秀,深受彼此主公的器重。”

 “为何曹丞相第一场战,李典便死于宛城;而周瑜和周不疑的首次交锋,就损失了丁奉?”

 “为何销声匿迹的周不疑,会突然出现在荆州,还得了江夏水军?”

 “这一切,是巧合,还是……”

 贾诩生性孤僻,不善结交。

 尤其自从宛城降曹之后,更是沉默寡言,满朝之中,就没有一个能说得上话的知己。

 所以他对周不疑,更是不了解。

 但荀彧的话……

 尤其是荀令君几次三番表现出对周不疑的敬畏之意,贾诩却看在眼中,印在脑海里!

 “主公……”

 贾诩忽然转身拱手说道:

 “荆州不可力敌,还是应该以招降为主!”

 陈群一愣,转头看着贾诩:

 “文和,难道我五十万大军,还害怕荆州那群乌合之众么?”

 曹操笑吟吟的摆了摆手,示意贾诩说下去。

 “荆州形势,犬牙交错!”

 “新野、襄阳、还是江夏的周不疑,彼此到底是敌是友,尚不明朗。”

 “若主公攻的急,他们三个万一偕同联手,恐怕纵然得来荆州,我们也必有损失。”

 贾诩花白的眉毛突然扬起:

 “就算荆州这条蠢驴该杀,也当让它拉完了磨,再杀之!”

 程昱、荀攸也瞬间明白了贾诩的意思!

 曹操哈哈大笑道:

 “妙哉!文和!”

 “孤即刻再做书信,寄往襄阳,促其投降!”

 ……

 新野城。

 大军压境,风声鹤唳!

 从宛城到新野,不到两百里的距离。

 精锐骑兵突袭的话,最多一天便能兵临城下!

 新野城前那条熙熙攘攘的大道上,如今也是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