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孙权的君臣道(第2页)
“兵在精而不在多!”
“曹操兵马虽众,但军心不齐,冀州、青州,乃至将来攻下了荆州,诸处兵马,杂乱交合!”
“我江东兵马训练有素,骁勇善战,久在一处,进退有度,配合默契!”
“再说曹操想要图谋江东,早晚必与我决于长江之上!”
“周瑜不才,我有信心以江东八万水军,完胜曹操五十万北方兵马!”
孙权迈了几步,到了周瑜的身旁,伸手牵住周瑜的手,慨然叹息道:
“公瑾!”
“你乃是我江东的擎天之柱,架海之梁。”
“若人人都像你这样誓死为江东而战,我江东何愁大业不成?”
周瑜见孙权面有忧色,心中已经明白了几分。
“莫非那些江东士族,又有为难主公之处了么?”
孙权摇头,不住的叹息:
“曹操屯兵宛城,公瑾在鄱阳湖还没觉出什么呢。”
“这些江东的士族们,已经震动的日夜不宁,人心惶惶了……”
当年孙策以玉玺为抵押,向袁术借兵数千,作为开拓江东基业的本钱。
虽然孙策天纵奇才,悍勇非凡,人称小霸王。
但如果没有江东当地士族的支持,也难有今日的局面。
张昭乃孙策的托孤重臣,顾雍、陆绩所代表的宗族,掌控着江东的经济命脉。
与荆州黄、庞两家,有异曲同工之处。
只是荆州的兵马大权,掌握在蔡瑁张允的手中,和黄、庞两家互相配合,上下其手,垄断着荆州的军政和经贸。
而江东的兵马,则由孙权亲命的大都督周瑜执掌。
周瑜和江东士族水火不容,互相不服,多年来既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
周瑜听到孙权提起江东士族,脸上浮现出一层怒意:
“我早就说过,这些士族只可共富贵,怎能同患难?”
“一旦江东陷入危亡之局,最靠不住的,就是这些胆小如鼠,唯利是图的本地士族!”
“主公承载父兄基业,还该早做打算才行。”
“岂能以江东六郡之地,处处受制于人?”
孙权连连点头:
“公瑾说的极是,我也深以为然!”
“正因为如此,我才不敢放你攻打周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