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鲁肃见吴候,蒋干入柴桑(第2页)
“刘表死后,荆州四大士族联合架空了幼主刘琮,献荆州,迎请曹军入主襄阳。”
“如今荆州四大士族,依旧把持这荆州的田产商贸,但幼主刘琮,却莫名其妙的死在了前往许昌的路上……”
鲁肃抬头凝视着孙权:
“恕鲁肃之言,如今江东士族欲效仿荆州四大士族,但主公却万万不可步了刘琮的后尘啊!”
孙权背着手走到窗前,仰头看着外面的天空叹息道:
“曹贼生性多疑,我父兄在的时候,也多有提及。”
“或许归降于我来说是一条不归路,但若能保全江东八十一州郡百姓,也算是我孙氏留给江东的最后一片余荫了……”
鲁肃失惊道:
“主公若真的愿降,早就降了!”
“如今战又力怯,降又不甘,果然一切尽在卧龙先生的意料之中!”
“曹军磨刀霍霍,就要屠向江东。”
“主公却依旧犹豫不决,我江东之祸就在眼前!”
听到卧龙之名,孙权精神为之一振!
“卧龙?”
“子敬见过卧龙先生了么?”
“他对我江东,有何指点?”
卧龙的兄长诸葛瑾,就在江东为官,才思敏捷,温厚诚信,深受孙权的信赖。
私下里,诸葛瑾多有提及胞弟诸葛亮的才学。
所以孙权对卧龙诸葛也是慕名已久,心向往之。
“卧龙助刘备在博望和新野连胜曹军两场,歼敌十余万!”
“但因荆州士族背盟降曹,从后断了刘备的退路。”
“如今刘备所部众将已经由大都督的战船转运,暂居樊口。”
“卧龙先生随我前来柴桑,已经七八天了……”
虽然鲁肃极力把刘备和诸葛亮的战败说的冠冕堂皇,但孙权还是听明白了其中的真意:
刘备溃不成军,无家可归,竟然借了江东之地樊口?
“我久闻卧龙诸葛乃是舌辩之士,此来柴桑,是何用意?”
当刘备还有兵马的时候,孙权尚且对之还有几分尊敬。
听到如今被曹军揍得无地容身,还要借助江东的战船接应才能逃生。
那份原有的尊敬,瞬间变成了轻蔑和鄙视。
顺带着对卧龙诸葛的敬仰之意,也就消解了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