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禁卫军参战(第2页)
其实对戈辉来说,只要把履带式拖拉机量产就好,他要求不高。在这个时代,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
戈辉又走向推土机,被漆成了黄色,是戈辉指定的颜色,为什么是黄色?没有为什么,总督指定。
相比东方红拖拉机,推土机多了前面的巨大刀头、两根抬升液压装置、两个固定在行走机构上的推杆,两个倾斜液压装置,虽然比不上后世专业的推土机,但是放在这个时代,已经超级跨越了。
戈辉也不爬上去看了,直接评价一句:“很好,大规模生产吧!需求肯定小不了。”
这是成雨最想听到的,农场兵工厂终于有了两个可以随便卖的民用产品了。
1909年1月1日,农场兵工厂在朝阳火车站广场,举行了新品发布会。
特区报纸和广播电台大力宣传,尽量让全大清国的人都知道,以后想要深翻耕地,东方红履带式拖拉机是不二的选择。以后的土方工程,农场推土机绝对是不可或缺的选择。
北京朝廷也是在这一天宣布发行10亿两十年期朝廷建设债券,年息2%,报纸和电报连续宣传了七天,大量的报纸被送到长城以北,北方特区管理区,免费分发。结果反应寥寥无几。
但是东方红拖拉机和农场推土机却迅速红遍大清全国,很多有实力的大地主,都要商量要不要购入一些。
十三天后,也就是1月14日小年这一天,有一位河南采购商来到朝阳,找到农场兵工厂设在朝阳荣耀大酒店的临时办事处,直接下了一百台东方红拖拉机的订单。
在接下来的几天中,特区的多个在建工程,不但订购了很多推土机,还订购了很多履带式拖拉机,因为履带式拖拉机可以代替巨兽2蒸汽动力拖拉机,体型更小,力气更大,更省燃料。
用东方红拖拉机牵引四轮拖斗,能装更多的东西,速度更快,通过性能更好。
成雨本以为东方红拖拉机只能用于农业生产,没想到在土木工程方面还有很大的应用前景。一想到这些,成雨的嘴角就自动上扬,压都压不住。
高兴的又何止成雨一个,整个特区的人都在高兴。因为随着越来越多的工厂建成投产,市场上的商品越来越多,高腾的物价从去年十月份开始逐渐回落,到了今年1月份,价格基本回到了四年前的水平。(这也是戈辉、孙再芝不愿意看到的)
加上英国人的订单,让特区的工厂进一步提高产能,让更多的人走进工厂,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也进一步提高了消费能力。随着年关将近,北方特区开始了一场从未有过的消费热潮,收入增加,工作稳定,特区民众敢于消费。
1月21日除夕夜那天的鞭炮,从接神开始,几乎响了一整夜,每一颗炸响在夜空的礼花,都在夜空中留下两个字——相信。
总之,进入1909年的特区经济全面向好,所有人都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
但是,战争来了。
2月4日立春这一天,欧洲传来消息,奥匈帝国陆军突然越过塞尔维亚边境,并快速向纵深突进。
0.2寸x1.3寸(6.4毫米x42毫米)农场步枪弹,第一次应用在欧洲战场,并创造杀伤记录。
和历史不同,塞尔维亚军无力阻止装备了半自动步枪的奥匈军,直接溃败,并在第一时间向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求援。
奥匈帝国宣称,军事行动是为了支持“大塞尔维亚主义”,让所有塞尔维亚人统一在一个国家里。
沙皇尼古拉二世要求奥匈帝国立即退兵,否则沙俄派兵干涉。
奥匈帝国不为所动,继续进军。开玩笑!我们准备三年了,因你一句威胁就退兵?怎么可能!
英法两国对奥匈帝国入侵塞车尔维亚的军事行动,表示严重关切,但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就连外交照会都没有。(主要是他们的军力延伸不到那里,有心无力。)
德国作为奥匈帝国的邻国,传统盟友,不但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反而紧急联系了北方特区的禁卫军,询问禁卫军会做何反应?
宁远回复德国,禁卫军是否有反应,取决于沙俄的反应,如果沙俄不动,禁卫军也不会有太大的反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么沙俄会有什么反应?沙俄的反应是向波兰调兵,直接打明牌,大模大样,大规模的调兵。
就在戈辉、宁远、王超辉、程天运、杨双等四总部核心,商量在哪一天扩大战争规模的时候,兰方舟告诉戈辉,莲夫人要生了。
红莲的肚子是真会挑日子,也在这一天提前发动,生了一儿一女,先出生的是儿子,戈依光给了一块刻着“云行”的老玉,后出生的是女儿,戈依光给了一块刻着“云澜”的老玉。
特区报纸当天增发晚报,头版头条,戈辉总督的莲夫人诞下一儿一女,特区同贺。
而在晚报的最后一版,报道了巴尔干半岛战端再开,很有可能引发大规模战争。
奥匈帝国陆军在几天的时间里,多次击溃塞尔维亚军,并在2月10日占领了塞尔维亚全境,随之停止进军,开始稳固塞尔维亚局势。
奥匈帝国礼遇了塞尔维亚国王佩塔尔一世,并与塞尔维亚国民议会沟通,给予他们一定的自治权,除了军事、外交、财政以外的自治权,从此奥塞是一家。
奥匈帝国对外宣布,军事行动结束,塞尔维亚人从此统一在了一个国家里,奥匈帝国将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回归祖国的塞族人。
在这几天的时间里,沙俄一直在向波兰与奥匈帝国的边境附近集结部队,看来一场大战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