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卫军哈拉和林

第389章 华盛顿峰会

戈辉还没看完调查报告,兰方舟进来提醒戈辉:“威廉二世陛下和标洛首相到了。”

戈辉放下报告,站起来等候。他本以为会明天见,结果一天都不等。

事实上,戈辉乘坐的专列一到华盛顿火车站,威廉二世和标洛首相就知道了。

当戈辉踏进威拉德洲际酒店的时候,同样住在该酒店的威廉二世和标洛首相就已经起身,对着镜子观察了一下着装,然后直接去找戈辉了。明天就是华盛顿峰会,在此之前,有些问题必须提前沟通。

威廉二世陛下和标洛首相走进客厅,戈辉笑眯眯地向他们敬礼,然后伸出右手,亲切问候:“陛下,首相阁下,好久不见,身体还好吧!”

“我一直强壮得不行不行的。”威廉二世除了出生时,患有厄尔布氏麻痹导致致左臂萎缩外,身体确实没有太大问题。

标洛自信地说道:“我还没那么老,像我这个年龄,也算当打之年了。”

“请坐!坐下说!”戈辉轻轻点头,微笑着说道。

兰方舟很快为三人送上热茶,戈辉介绍道:“这是今年最顶级的西湖龙井。色绿、香郁、味甘、形美。”

威廉二世端起透明的玻璃茶杯,仔细观察,茶叶扁平、光滑、挺直,形似碗钉,色泽嫩绿光润,叶底细嫩成朵。端到鼻子底下,香气鲜嫩清高,又有花果与嫩栗的香味。汤色嫩绿明亮,喝一口鲜爽甘醇,入口清甜,回甘明显,余韵悠长。

“好茶!”威廉二世赞道:“你很会享受。”

标洛首相品过之后,同样赞不绝口。

“已经为陛下和首相阁下准备了,虽然少了点,但这是我的全部。”戈辉说道:“这种最顶级的明前茶,产量很低,希望理解。”

威廉二世很满意,标洛首相也连忙称谢,然后又道:“不光要谢你的茶,还要谢你帮助德国建造军舰。”

“我们是互相帮助,德国帮禁卫军建设船厂船坞,我们帮助德国建造军舰,顺便学习德国的造舰技术,培养舰船设计人才,培养工人,我们双方都得利,是双赢。”戈辉说道。

威廉二世和标洛首相一起点头,定位准确,没有自夸,没有高抬,双方各取所需。

“话说,让我帮你们建造军舰,这个大胆的想法,是谁提出来的?”戈辉感叹道:“跳出问题(国内造舰),解决问题(国外造舰),真是个天才的想法。”

威廉二世抬手示意,指了指标洛首相,说道:“老实说,我也很意外,但这的确是最优的解决办法。”

标洛坦言道:“我们调查了一下北方特区的物价,即便是在回落之前,建造成本也低于德国的一半,以现在的价格,大约只有德国的三分之一多一些。”

戈辉轻轻点头:“确实,相对于欧美的物价,北方特区的物价确实低了很多很多。”

“德国需要减少海军的军费,但又想建造更多的军舰,只能从外面想办法。”标洛说道:“北方特区是德国不二的选择,也是德国最值得依赖的盟友。”

“谢谢德国的信任,北方特区也不会辜负德国的信任。”戈辉肯定地说道:“对我们来说,这是一次学习、提升自己的机会,也让我们双方的互信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禁卫军会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们是值得被信任的,值得被托付。”

“听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威廉二世高兴地说道:“关于我们双方的合作,很可能会成为此次峰会的焦点之一。”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戈辉无所谓道:“国际合作又不是只有我们两家。”

标洛点头,觉得这么说也没毛病,他们的担心确实是有点多余。

“巴尔干乱局才是此次峰会的核心,绝对有得一吵。”戈辉说道:“沙俄、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希腊,这几个主要的参与方都来了,不吵才怪呢!”

果然如此,4月16日,国际协调联盟华盛顿峰会正式开始,上午的集体见面会,还是上次的28国,站成四排的集体合影,戈辉还是站在了最前排最左边最边上。

特区日报记者周红新,专门跑到左前方,把戈辉放在镜头的c位,拍下了侧前方的照片。

合影之后,暹罗国王拉玛五世、阿富汗国王哈比布拉汗,主动过来和戈辉打招呼。

拉玛五世感谢禁卫军帮他训练军队,他的军队已经看不到原来松驰散慢的样子了。

哈比布拉汗则感谢禁卫军帮他消灭了一支叛军,他对禁卫军的战力佩服得五体投地。

紧接着希腊王国首相乔治-塞奥托基斯和希腊王储兼陆军总司令康斯坦丁也过来和戈辉打招呼,禁卫军的武器交货快,性能先进,火力凶猛,希腊陆军爱不释手。

然后阿比西尼亚帝国宰相拉斯塔桑马和陆军大臣凯贝德也过来和戈辉打招呼,禁卫军提供的武器,几乎可以说拯救了阿比西尼亚,自从装备了禁卫军的武器,列强对阿比西尼亚变得十分客气,以前的趾高气昂再也没有了。

奥匈帝国的王储斐迪南大公也主动过来和戈辉说话,感谢禁卫军在远东方向对沙俄的牵制,极大的分散了沙俄的军事力量。他希望禁卫军能继续进攻,牵制沙俄更多的军事力量。

斐迪南强调,我们对塞尔维亚强硬,就是为了震慑其他民族的独立运动,巩固帝国统治。如果不能消灭塞尔维亚,那么塞尔维亚就会消灭我们,他们不光煽动其境内的斯拉夫人,还得到了沙俄的支持。我们别无选择,要么现在就战,要么永远衰落下去,直至帝国沉没。

戈辉表示理解,然后直接同意,他告诉斐迪南大公,禁卫军答应的事情,一定会做到,请不要担心。

奥斯曼帝国现任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的弟弟,穆罕默德-赖希德也过来和戈辉打招呼。

由于是第一次见面,所以只是礼节性的问候,穆罕默德-赖希德很健谈,让两人的谈话,并不像是第一次见面。

戈辉问了一下:“穆拉德五世亲王为什么没来?”

穆罕默德-赖希德神情一黯,说道:“遇刺身亡,奥斯曼的政策很可能会走回头路,但不会影响我们双方的合作。”

戈辉很意外,如果穆拉德五世亲王一直在的话,奥斯曼的国势,很可能会向上走,但是现在,不好说了。不过,他知道,奥斯曼帝国后来的结果,所以他无所谓。

“我们用商品在梅尔辛港交易褐煤,希望给予便利。”戈辉淡淡地说道。

“我保证不会出问题”穆罕默德-赖希德立即保证道:“我们的褐煤质量较差,根本无法用于工业生产。而你们要的却是最差的碎煤渣,已经不能用便宜来形容了。”

“我们也不用,运到波斯湾海外领地,用于日常饮食烧饭。”戈辉解释道。

事实上,戈辉用这些最便宜的碎煤渣做煤矸石砖,用来建房子,也不用太高,三层足够了。

英国王储乔治五世是最后一个过来和戈辉打招呼的。他之前在和日本首相桂太郎说话,眼睛却一直留心戈辉这边的情况,直到戈辉身边没再有人过来,他才匆匆结束与桂太郎的谈话,主动找到戈辉。

“你们与德国人结盟了?”乔治上来就直接问:“你们这样做,等于堵死了自己的后路。”

“殿下误会了,那不过是一个商业协议。我只是想更快的完成船厂建设,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戈辉解释道:“您也知道,我太想更快的拥有海军了。比如水兵学院和海军学校,都是为了这个目的。”

“百年海军,可不是急于求成的事情,是需要时间积淀的。”乔治五世提醒道:“你这么心急,简直是在沙滩上建设大厦。”

“时间积淀?不需要。经验也好,方法也罢,我直接拿过来用就可以了。”戈辉说道:“就像做数学题,直接套用公式就可以了,不用重新推导。拿来主义,是后进者专属福利。”

“拿来主义?”乔治五世很想反驳,却又找不出反驳的理由,他突然间觉得,戈辉说的好对呀!就像卡车技术,他们直接买过来用,不用从零开始研发。

“没错!就是拿过来直接用。”戈辉认真道:“难不成我们还要从帆船开始重新学习吗?”

“好吧!你或许是对的,我可能太教条了。”乔治五世轻轻摇头,无奈地说道:“不过,你们和德国的合作,超过了一般的国际合作,很难让别人不怀疑。”

“你们也在帮我们建设船厂船坞,我们的合作同样紧密。”戈辉说道:“禁卫军没有站队的想法,更不想用结盟束缚自己的手脚。结盟虽然能提供安全感,但也限制了灵活性。被盟约绑架,失去独立决策空间。这不是我想要的,在我看来,利益才是第一位的,才是我真正想要的。”

“好吧!你说服了我。”乔治五世暂时接受了戈辉的说辞。

戈辉看了一眼三三两两相谈甚欢的现场,然后说道:“当今世界,大国博弈力度加剧,民族主义抬头,联盟政治复兴,经济相互依存与安全困境并存。我们十分有必要管理竞争,建立危机管控机制,避免误判。中小国家需要灵活外交,比如北方特区,就要避免选边站队,所有国家都应该珍惜和平,警惕战争。”

“你远在天边的远东地区,站着说话不腰疼。”乔治五世说道:“现在的欧洲的主要强国,如同站在悬崖边上的舞者,既想展示力量,又害怕跌入深渊,既渴望和平,又准备战争,既有理性计算,又有情绪冲动。”乔治轻轻一问:“你能体会这样的纠结吗?”

戈辉轻轻点头:“国家的选择永远在理性与狂热间徘徊,而和平永远是博弈中最珍贵的筹码。”

乔治思考了一会儿,朝戈辉轻轻点头,轻轻抬手,转身离开。

和乔治五世分开后,戈辉打算吃点东西,迎战下午的会议。

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走过来,直接说道:“晚上一起喝点!”

“好吧!等你来找我。”戈辉直接同意了。

下午的峰会上,关于巴尔干乱局,果然吵成了一锅粥。

美国作为峰会的组织者,真是一个头两个大。

威廉-塔夫脱不得不多次叫停会议,提醒大家要克制,会议是对话平台,不是沙架平台。

整个下午的会议,戈辉一直像透明人一样,用自己手中的金属铅笔,在白纸上写写划划,当下午的会议结束的时候,白纸上是一幅圆桌会议的现场草图,你说这心得有多大。

在走出会场时,尼古拉二世朝他轻轻甩头。

戈辉直接跟上,他知道,尼古拉二世找他聊什么。

他们就在会场附近,一个并不知名,却很高档的餐厅坐下了,身边的人全部退出,留给他们私密的交流空间。

尼古拉二世拔出威士忌的软木塞,给戈辉的杯子倒满,又给自己的杯子倒满,拿起自己的杯子,撞了戈辉的杯子一下,然后自己干掉自己的杯中酒。

戈辉端起杯子,喝光了自己的杯中酒,然后说道:“说吧!找我什么事儿?”

“什么条件能退兵?”尼古拉二世问道。

戈辉一边摇头,一边拿起威士忌的酒瓶,给尼古拉二世倒满,又给自己倒满,然后说道:“我只是拿回故土,没有退兵的可能。”说完,拿起自己的酒杯,撞了一下尼古拉二世的酒杯,然后自己干掉自己的杯中酒,评价道:“这酒够烈,说它是‘生命之水’,此言不虚。”

“俄国需要出海口,我们也无法让步。”尼古拉二世坚定地说道:“一直打下去,对你们,对我们,都没有好处。”说完,拿起自己的酒杯,直接干掉杯中酒。

“不对,不完全对,对你们更不好,至少漫长的补给线,能要了你们半条命。”戈辉说道:“而我们不过是从家门口出来多走几步,还是很近。”

尼古拉二世强压住怒火,拿起威士忌瓶子,先给戈辉倒满,又给自己倒满,端起酒杯,着戈辉举了一下,然后直接干掉,试图用烈酒浇灭熊熊燃烧的怒火。

戈辉端起酒杯,也朝尼古拉二世举了一下,但没立即喝掉,而是说道:“我们的事儿以后慢慢谈,有的是时间。倒是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的事儿,人家收拾小弟,你俄国老大哥怎么就直接上桌了,还把刀子拔出来了,这反应也太快了吧!这不合常理。”

“那是我的事,你管的太宽了吧!”尼古拉二世说完,指尖弹了一下自己的空酒杯,提醒戈辉,我的都喝了,你也快点。

事实上,他与戈辉没有仇怨,也不恨戈辉,他只是觉得和戈辉一起喝酒,舒坦。关于边境的事儿,只是酒桌上的谈资罢了。

戈辉把酒杯送到唇边,一口喝掉,然后说道:“不是我说你,俄国那点可怜的工业底子,连给士兵配齐步枪都费劲,更别提大炮和子弹了,你这样赤膊上阵,到底是图什么?”

尼古拉二世拿起酒瓶,给自己倒满,然后说道:“你说图什么?就像你说的,远东的出海口我是指望不上了,想往南去印度洋,英国人又堵死了所有的口子。往北,除了冰块就是北极熊。”说到这里,一口干掉杯中酒,继续道:“唯一指望,就剩下西边的巴尔干半岛了,要是连这个最后的战略缓冲地和出海口的念想都丢了,我的俄国可就真成了一个被彻底锁死的内陆帝国了。”说完,用下巴指了一下酒瓶,示意该戈辉了。

戈辉拿起酒瓶给自己倒满,瓶子里已经不剩一滴了,端起酒杯,直接喝掉。几杯酒下肚,胸中像是燃起了一堆烈火,需要吃点东西平衡一下。他向服务生打出一个习惯的手势,等服务生走到近前,也不管尼古拉二世同不同意,直接帮两人点了几样相同的吃食,特别强调,牛排要十分熟,还要煎得焦一点。然后,再送一瓶威士忌过来,在国外,烈酒比水安全。

“你这是在赌博,赌的是国运。”看着服务生离开,戈辉收回目光,看向对面的尼古拉二世,说道:“赢了,就能撬开通往欧洲核心地带的大门,输了,就彻底出局。你觉得你能赢到最后吗?德国会同意吗?你这是在帮英国人和法国人,分散德国给他们的压力。”

服务生很快把威士忌送过来,还贴心地拔出瓶塞,帮两人把酒杯倒满,这才深施一礼,转身离开。

戈辉拿起酒杯,朝尼古拉二世举了一下,直接喝掉,然后说道:“只是一个小小的巴尔干战争,一群小孩子之间的打打杀杀,还没到你出全力的时候。你的枪配齐了吗?子弹充足吗?”

尼古拉二世拿起酒杯,直接喝掉,然后说道:“你就不怕我准备好了,集中兵力去打你吗?我们有1.6亿人口,我至少能动员一千五百万人(一战中确实如此)。”

戈辉淡淡一笑:“清国有4亿人口,我的兵并不比你少,我离家更近,我的武器更齐全,我一直在准备打大仗,从未懈怠。不敢说赢定了,但赢面至少在七八成以上。而你,能在那片冻土上找到什么吃的?除非你真正实现了工业化。”

尼古拉二世抱着肩膀,低头沉思了一会儿,叹息道:“我国一直以斯拉夫民族的保护者自居,特别是与塞尔维亚有着深厚的宗教和文化联系。如果我们不帮助塞尔维亚,就将失去在巴尔干半岛的影响力。若过度支持,则可能引发与德国的战争,老实说,我也很纠结。”

戈辉拿起酒瓶,先给尼古拉二世的酒杯倒满,又给自己的倒满,但没有立即拿起酒杯。

戈辉一副说教的语气:“奥匈帝国是一个由多民族拼成了马赛克帝国,内部民族矛盾尖锐,距离崩塌也仅差一步之遥,你帮不帮塞尔维亚,奥匈帝国都将走向灭亡,你要做的就是等待,就像猎人等待猎物一样。”

服务生送上戈辉为两人点的吃食,为了压住胃里燃烧的火焰,戈辉直接切下一块牛排塞进嘴里,然后是第二块,第三块,感受到胃里舒服了,才放下刀叉。

尼古拉二世嘴角微微上扬,说道:“你的酒量也就那样。”说完,他也开始切牛排,胃里是什么情况,只有他自己知道。

接下来两人谈的都是和美食相关的内容,都不再接续之前的话题,直至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