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五十年郑兴松
第242章 小商品的繁荣(第2页)
屈厚梅每天游走于附近的乡镇,应了那句:“三天赶三个场,逢十在家洗衣裳”。
她每天能挣五十元到一百元不等,就是最少的五十元,也远比每个月只有二百多元工资的老师和一般工作人员多很多了。
她甚至比那些开门市的挣的还多。
门市不能像她那样移动,只能等赶集这一天,平时生意差很多。
而且她还十分灵活,根据市场需求,经常更换出售的商品。
她卖过肥料、种子和农药,也卖过棉花和弹棉花的工具及网线。
现在则主要是卖小孩子的服装。
人们手里有了一点钱,最先繁荣起来的是这些与人们日常用品有关的商品。
“屈婆婆,我们再去转转”。
“好,早点回去,免得你妈妈担心”。
三人找到一家卖运动服的小门市,周小容和周云龙很快选好自己喜欢的。
周兴国并不会说价,很快和嘴巴说个不停的女老板谈好价格。
这时却从门市后门出来一人,这人是周兴国初中同学。
“夏兵”,周兴国喊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