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VAECN文章2013.2.4(第2页)

 听者这个词似乎有点矫情,但其实“听者”——听歌的人,实在是最纯粹的说法了。每次采访之类的活动结尾别人让我说几句感谢歌迷的话,我总是觉得自己说出“歌迷”这两个字很别扭,因为:你怎么就确定人家到了“迷”你的程度?很可能只是喜欢听你几首歌而已。每次办“歌迷见面会”,听着主持人煽动场面的台词(当然,平时他们可能并不俗,但是一搞这种活动就立马陷入港台偶像文化的套路),让我非常不适。歌者与听者彼此间是一种互相欣赏,互相分享的关系,淡淡的就很好,不该是一群人“迷”一个人这种幼稚而狂热的关系。

 ******

 第五张专辑已经在进行之中了。

 回想做第一张专辑,是为了给那段大学时光一个交代。在出第一张专辑之前的两三年里,你知道我发了不少单曲,从翻唱,到做零碎的小样,到完全入门,花了大量时间研究创作。我起步比别人晚,别人已经站在起跑线上的时候,我还在体育场外头。所以注定需要拼命奔跑。

 做第二张,要给听者一个交代。第一张《自定义》出乎意料的获得了很多的支持,令我获得了非常大的动力。第二张《寻雾启示》的制作是非常考究的。记得像mix《庐州月》的时候我简直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前后混了至少有半个多月,实践了多种版本,才找到最贴切的感觉。每首歌都是吹毛求疵的产物。

 做第三张,要给唱片公司一个交代。做这张是很透支自己的。我在进了公司提交了十首小样以后,被告知按照排期我一共只有两个月去完成录音和编曲混音的监制,如果做不完,那可能这张唱片就得另行安排发行日期了。高蔚姐私下跟我说,很多事情一拖就拖没影儿了,你看看有多少人就这样埋没了,你尽量去做吧。后来我做到了。

 第三张感谢大家捧场,大卖了。但路人很好奇(当然,在他们眼里我才是路人),有些媒体纷纷推出类似于“他为什么这么红”之类的科研专题,并按照从网上搜来的真真假假的资料进行分析,饶有趣味。而更有趣的是,后来在走《梦游计》的宣传通告的时候常常被主持人要求:我们马上聊新专辑不要提到《伴虎》(有隐喻嫌疑哟),不要提到《闺蜜》(故事情节宣扬人性丑恶哟),不要提《心疼你的过去》(里面有数钱数钱数钱这种拜金的词哟),不要提《对话老师》(不尊敬师长哟),不要提《胡萝卜须》(手脚折断很暴力哟)......我和峻皓等人在播音室听的目瞪口呆,被雷到了。在音乐审查和电影审查同样教条化的局势下,最后我发现只能聊《幻听》了。

 《幻听》是一首很抒情的情歌......对啊(港台腔很加分喏)......希望大家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