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杂志专访2014.9.11期(第2页)

 如果说以往音乐中的许嵩,还只是一个人在江南小镇踽踽而行的翩翩公子形象的话,这一次《惊鸿一面》中黄龄的献声,则像是制造了一次有点浪漫,又有点凄凄的不期然邂逅。越来越贴近自我的音乐,也让人一窥许嵩心中另一半的理想形象。

 许嵩:她不一定要多么懂,但是基本上得支持或者说喜欢音乐吧,不然的话比如说生活在一起,成家了,生活在一起,我每天都在叮叮咣咣地弹琴、打鼓、编曲,那她不是觉得很吵、很琐碎、很烦躁吗。所以应当是有一个基本的共同爱好吧。

 (恋情公开)我个人是还好,这个视乎另一半的想法和选择,如果她觉得公开代表着某种诚意,代表着谋者认真,那就可以。如果她跟我一样,其实是喜欢把个人生活跟展示给公众的一面分开,希望有更多的隐私的话,那就可能不会选择公开。但是结婚的话我想应该会公开。结婚这件事我觉得,其实现在还觉得还可以再等几年,因为我觉得自己因为还是一个除了音乐工作,自己还喜欢游山玩水,好像没有安定到可以去很好地照顾别人的那个状态。所以我希望,如果结婚,那自己的生活可能就会发生一个很大的转变,我希望是完成了那个转变以后再去成家,对别人负百分之百的责任,让别人开心、幸福。

 出道七年,许嵩早已随音乐事业发展变得成熟。此刻的心态豁达、坦率,不在意他人的眼光。用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感染那些愿意懂他的人。这是孤注一掷的战斗,也是他不愿改变的坚持。

 许嵩:(天生不爱热闹)可以这么说吧。包括,其实我们有很多通告的安排,同事也费了非常多的时间,但是排过来以后我会觉得,我们真的要那么让别人去了解自己吗。而且通过了剪辑之后的这么多的访谈,又是不是能够让别人真正地认识你。而且以我的语言的表达能力,是不是能够非常充分地去展现自己音乐里的部分,还是说这些东西根本都不重要。通过音乐本身,懂的人就已经懂了,不喜欢的人就已经排斥了,这就已经足够了。你为什么要再附着很多的解释,附着非常多的解析,附着非常多的看似是对你深入的一些问答,去做这些最终导致了对你这个人一知半解的一些认知呢?所以我觉得其实没有那么多的必要。但是很多人做了半天,还是没有我的唱片卖得好呀。这又是为什么呢?就是说有的时候可能并不是通过固定的一个方式、一个模式,并不是说我们打开电视,换到每个台都看到这个家伙了,这就代表这个人被认可了、被认知了。有的时候我觉得喜欢一个人并不一定是希望看到这个人,走到哪儿我都看到他,看到他很走红,很受欢迎。有的时候孤独也是一种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