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杂志专访2016.6.29期(第2页)
主持人:你的最新的音乐专辑叫《青年晚报》,想知道这是基于一个什么样的理念?
许嵩:理念其实这张专辑非常的随性的一张专辑,其实更多的个人的趣味跟喜好是融入其间,为什么是晚报呢?我希望它就像一份晚报一样。第一,它反映的是你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非常的真实,非常的亲近,就像两个人之间谈论着这座城市的变化,谈论着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第二我想像报纸一样有评论,有思考,这个思考不管是对周遭事物的反思还是对自己的反思,所以我希望它是具有这样的一个特质的。前面加个青年,因为自己也是站在30岁的这个当口,三十而立,青年晚报,总不能中年晚报吧。
主持人:这张新专辑里面比较想知道哪一首歌是让你最费心的,比如说历时最久,或者让你感觉到很纠结。
许嵩:现在我看这个列表其实都非常的费时,不然的话也不会花两年的时间,每首歌从无到有,先是词再是曲,然后制作的时候确定制作的方向,然后再去跟编曲人也好、演奏家也好,再去沟通所有的细节,这一段怎样弹,那一段是怎么样去表现,就是不断地推翻这样的版本,就是做很多的尝试,然后最终自己带回家,在无数个深夜里再去取舍怎么样才是最好的。所以我只能说我拿出来的就是我所能拿出来的最好的。所以做完以后就像孕妇产后忧郁症,既是一件大事完成了,与此同时又是一种空落落的感觉。而且比一个生小孩的时间还长,两年都生两个小孩了。
主持人:应该说每首歌都是精品,那就很值得期待了。但那你作为一个唱作人,对自己的作品会有偏爱吗?还是说手心手背都是肉,每一首都爱?
许嵩:基本上会都爱,但是爱的点不同,比如说这一首可能歌词非常的让自己喜欢,非常的得意,那一首可能编曲觉得当时灵感来了,非常满意。可能就是每一首歌满意的点不同,但是我觉得一定是自己拿的出手,有话可说的作品,才会把它收入这张专辑。
主持人:那目前你所取得的这些成绩是你以前预料到的吗?
许嵩:我觉得人生嘛,确实有很多的未知数,谈预料我觉得不可能。包括现在我也不能预料我下一张专辑是何时收录完所有的灵感,然后大家是否会一如既往的支持。谁知道?自己也不知道,但是我要做的就是每一步,每一年,每一个月,我是在往前走的,是在音乐的这个事情上面投入更多的精力,我觉得就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因为我所有的东西都是在一步一个脚印的走,这个就不会有什么遗憾的事情。
主持人:刚才我也说到下一个问题,就是准备了两年时间就很辛苦,所以现在还没有开始准备下一张专辑吗?
许嵩:下一张专辑有一些曲目或者一些灵感,一些片断,因为有的时候你知道平常手机录音笔,包括很多的软件,有的时候想到的一些东西就会录下来,或者有的时候弹琴弹到一个音很好,就随时把录音机开开录下来,就随时有很多的灵感。那可能做一张专辑做的时候,把搁浅的一些灵感进行整合,做一些思考,所以做专辑就是一个思考的时间大于动手的时间,可能花了很长的时间去想一些事情,但真正付诸实践可能没有很久。就像拍电影,可能筹备一个剧本,找好几个团队,什么主创,定演员花了很长时间,但是真正拍可能就半年,其实就是这样,所以前期要想,要时间筹备,实践就还好。
主持人:下一个问题是想问问你对未来有什么期许?比如音乐上或者生活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许嵩:生活上其实我是一个非常容易满足的一个人,我觉得知足常乐。生活上现在的一切都是刚刚好的一个状态,不管是创作还是业余生活,我觉得都是一个自己会比较乐在其中的一个状态。如果说有什么期待的话,就希望自己再长胖一点吧,这也是我一直努力很久,但是想着却不可得的一件事情。我的朋友说30岁就会发福,就会渐渐的长胖,但是我的30岁已经过去两个月了,还没有什么变化,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主持人:我觉得您的心态都蛮好的。
许嵩:其实就是这样,所以我觉得音乐嘛,就是要保持一个平常心。有时候很多人去做音乐会怎么说呢?用力过猛,他不是不认真或是不投入,但是如果你所有的进取心都在音乐里看到,其实我觉得不一定是一件好事,很多时候还是应当以一种淡淡的,或者怎么说,润物细无声,就是更加的自然一些,可能听歌的人,写歌的人都会是一个比较舒服的状态。所以我做的音乐不管它的题材是清淡也好,甚至是有一些带有一些调侃或者是批判,但我仍然是保持一个淡淡的,我觉得我很难疾言厉色,或者是非常一本正经的去谈论一件事情,我觉得我们是可以去平心静气的用音乐去交流和谈论,做我们自己的事情。
主持人:我感觉从我听你的歌也是感觉会有一种很舒服的感觉。
许嵩:谢谢。
主持人:下面就是一些网友的问题,应该是你的粉丝或者是很关心你的网友提的一些问题,新专辑有一个叫何许凡的网友想问你说对于自己以往的专辑和最近专辑不同点的看法,然后因为有的人可能比较怀念你以往的歌,然后有的人更喜欢你新歌,这个你怎么看?
许嵩: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情了,因为每个人处在不同的阶段,然后每个人的经历,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同。就像你做一道菜,你很难去兼顾到每一个人的口味,在这种时候我的选择就是做真实的自己,你想要去做什么样的音乐就做什么样的音乐。我理解的我的听众应当是接受那个真实的你,而不是看到一个在讨好自己的粉丝,创作着大家朗朗上口,在ktv就能够唱的音乐。这张专辑除了一两首能在ktv里唱其他都不是可以很好唱的歌,而且歌词也不是一些年轻人去理解的,需要在不同的时间理解不同的音乐。这也非常正常,就像我二十多岁喜欢听的歌跟我现在喜欢听的歌已经完全不同了,而我现在喜欢的音乐也不是我二十岁的时候会去想象去听的,所以在不同的阶段是不一样的,而且做一张专辑其实听众年龄差别很大,可能小一点的可能十五六岁,到跟我同龄人二十五三十岁,再到叔叔阿姨五六十岁,可能都有,所以你很难做到所有的人都喜欢。但是如果每一个人都在这张专辑里能够有那么一两首歌词,哪怕是一两句歌词打到他的心,触动到他的情绪,我觉得这张专辑就已经成功了,所以不会在这方面对自己的听众去要求,我觉得那样是很过分的,应当是一个随缘的状态,大家喜欢你那就很开心,大家不喜欢那就再创作下一张,这是顺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