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新浪博客2006.8.17-2006.8.28(第2页)
其二,我没工夫去“刻意避免”什么什么,如果说唱法上有了一些变化,是和很多音乐界前辈的指点关系很大的,尤其我的练声老师,刚开始每次我习惯性的含糊咬字都会遭到她的训斥。现在在她面前唱歌字咬得比罗京还清楚。当然,投入到自己创作的歌曲的演唱中是不可能这样的,尤其是一些rap和有r&B特点的歌。我很爱国,但中文的声韵不太适合唱这类歌却是个不争的事实。这就需要我们来想些办法。随便举例,陶zhe经典曲目《普通朋友〉第一句“等待,我随时随地在等待”里等待便念成了dengzai,待的声母被换,d变成z,这样一来便不会觉得生硬,反而轻松随意。如果连续两次等dai,只会让人觉得很呆。《尘世美》里“行走在大自然”的大自然换成aziran,也是同理,da读起来清晰但生硬,我觉得很老土,所以我含糊化了,anybody有意见吗。其他如温岚、王力宏等等有r&B风格走向的歌手都会注意到声母的改换和归韵的时值缩短之类问题,表现在听觉上有时可能就是含糊不清。《夏天的风》中间的rap反正我是没听出来再唱什么,但有夏风拂面的感觉了,这不就成了吗。
其三,我不觉得这些所谓的改变会增减歌迷什么的。该支持的还是会支持。该厌恶的还是会厌恶。两类人我都感谢,因为无论怎样都是一种坚持的纯粹。但是我反感这两类之外的家伙——没事干讨论此讨论彼,人为制造话题,唯恐天下不乱,时刻做出一幅诲人不倦的样子,别人取得成绩那是侥幸,别人有好的创意那是哗众取宠,别人有人喜欢那是喜欢的人都是sb。
最后,我要更正一些人的观念。好的事物本来就应该推崇,并努力学习借鉴的。这是无需遮掩的好事。没有哪个书法家是不经过临摹描红这个阶段就直接自成一派成为大师巨匠的。虽然褒贬不一,毁誉参半,但在我看来,周杰伦的音乐无论是词还是曲都不乏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很多知名歌手都在近年来很明显的受到影响推出了风格接近的作品。这就叫做跟风吗?那全国都学雷锋效法雷锋做好事,那全国人民都是愚众了。你学雷锋旨在提升自己,可你终归还是你,成不了雷锋。能学到点什么,已经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