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新浪博客2006.8.30-2006.9.5(第2页)
想闭上眼睛。不去看一些事情。安静的做一些音乐,记录一些事。可能这就叫做鼠目寸光。
真的甘于寂寞吗?
岂止甘于,简直是喜欢寂寞。
偶尔玩酷,但非纨绔。感谢父母的支持,出资购买录音和midi制作设备以及各种理论教材以及声乐学习。对于我的家庭来说,这些支出不是小数目。我能做的就是物尽其用。然而物质毕竟是外在的,很多人作不好曲写不好歌就埋怨设备不好,其实怨天尤人是不必要的。如果连5块钱的简单电脑麦都用不好,给你一个一百万的棚就会摆弄了?换句话说,你不用5块钱的麦去尝试去探索去弄出点东西来证明自己,谁来看好你,谁又愿意为你的棚埋单?2月以前我一直欢乐的使用着电脑麦,这就是为什么那些旧歌听起来很次的原因。
之间(2006.9.5)
this is my way…
一夜东风过后,合肥今天只有20度了。
在街上兜兜转转,很冷。长袖再长也长不过延绵的心事。所谓多事之秋莫过于此。
有几个高中生模样的女孩走到我跟前小心翼翼的问,你是不是vae。想了想又补上一句,唱歌那个。我问,谁?她们便连说着不好意思就跑开了。
高中。在我看来高中时代是一个人学生生涯中最为珍贵的阶段。小学蒙昧。初中懵懂。大学又过于现实。只有高中时有种种切远又切近的梦想,对童话式爱情的渴望,学会对友情的远距离欣赏。等等。但这一切又都偏偏必须屈服于高考这个事物。于是上下求索,夹缝中生存。我是随性散漫的,基本上只在在家的时候稍稍用功。本世纪初那会儿流行听哈狗帮,但一群卫道士认为这些属于不健康歌曲,动辄在报纸上抨击,一棒子打死,眼睛紧盯住那几句口头禅和粗口不放。害的我只能把热狗的碟像窝藏罪犯一样到处藏匿。那时有一种叫做早读课的事物,监督的教师往往不问所朗读的内容,只求整体听觉上的恢宏,每个人只要发出声波,音量越大越好,假使读的声情并茂脸颊泛红情绪激昂那更佳,立刻得到教师赞许的目光。而这种吃力才讨好的事除了少数班干迫于职务压力之外没多少人愿意干,倒是很多对嘴型大搞假读的,被捉到后露出无辜模样并声称这叫做默读。而我则把出师表兰亭集序之类古文统统改成rap,自得其乐,寓教于乐,反而很快背诵下来这些篇目。一次不幸被班主任听见,教诲道:你的断句好像很有问题啊,朗读文章一定要注意看标点知道不,在该顿的地方顿,该连的地方连。你看你,全乱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