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新浪博客2009.12.6-2010.1.17(第2页)
一定会有知音和有缘人。不需太多。
唱片预售情况远远超乎意料的好,签字的字数可能将凑足一本长篇小说......谢谢大家这么支持我。也有人怀疑我,认为我不可能有这个耐心,一定是找人代签了,那我只好热烈欢迎各种笔迹鉴定,并且提议第三张专辑由签名改为按红指印。
闲时去电影院看了最近的几部电影,出影院门的时候总结,09年最喜欢的电影是几个月前在家Bt看的《斗牛》。
夜里翻出好多年前的《冬至》来重看。一边看一边想七八年后会有谁翻出《寻雾启示》来听。真的欣赏是与热闹无关的。
好时光(2010.1.17)
新唱片发表至今,我还没有应任何签售和宣传活动的邀约。采访也只接受了少数几个。
不想做太多所谓常规的宣传。我希望看到一个作品的传播是通过自然的生长,不被拔高也不被打压,便很好。
很少接受采访并很少发表言论,相应的结果就是自有人来为你编故事。看到很多关于我的奇异传说,从生平大事到鸡毛蒜皮小事,一概有模有样,有的精彩到让我哑然失笑。不记得以前谁说过,我们每一天得到的80%信息都是无效的。但在这个浅阅读时代和信息娱乐化时代,这个比例至少已经扩大到90%。大量的快餐信息除了消磨时间以外,别无积极作用。这实在是对受众的信息筛选、甄别能力的考验。当然,对于乐在其中的闲人,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这一阵子又完成了一首歌。这听起来有点疯狂。我原先也决定在搞定《寻雾启示》之后应该进行某种休整,不幸的是,在闲下来以后我才发现我最满意的休闲项目仍然是弹琴写歌。我将一直写下去,直到我觉得想写的已经写完的时候,那么会立马停手、消失。也正因此,每张专辑都会有新的变化——如果没有变化,那我又何必再写,一张就够了。对于喜爱我各个阶段作品的人,我都表示谢意,因为各个我都是真我。但,你有你的审美,他有他的爱好,我有我的追求。不能指望一个创作者永远停留在某个阶段、固守着某个受众群。那种保守不前的搞法,很容易搞,但我不会那么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