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之艾琳7sam
第423章 科技共享,点亮星际未来之光(第2页)
随着平台运转,“科技交流峰会”顺势而生,定期在不同星系举办,成为科研人员线下深度切磋的盛会。在首颗气态巨行星上举办的那届峰会别开生面,参会者乘坐特制悬浮舱穿梭于氢气海洋与风暴云团间的科研基地。会上,生物学家展示如何借鉴气态行星微生物独特代谢机制,开发新型环境净化菌群,有望解决工业星球的大气污染痼疾;物理学家则公布引力操控实验突破,利用当地超强引力场实现微观粒子超高速对撞,打开探索量子引力理论大门;材料学家们更是围坐一起,摩挲着取自行星内核高压区的奇异超导晶体样本,探讨合成类似高性能材料的可能,思维火花在星际风暴背景下激烈碰撞。
科技共享红利迅速外溢至民生领域。偏远殖民星球借助共享农业灌溉技术,改良贫瘠土壤,实现粮食自给自足,告别饥荒阴霾;星际旅行因通用航行辅助系统普及,航线规划更精准、航行事故率锐减,普通公民也能安心踏上跨星系旅程;教育资源借助全息远程教学模块,实现全联盟同步共享,偏远地区孩子与核心星球学府学生同上一堂前沿科技理论课,知识鸿沟加速填平。
但这蓬勃发展背后,隐忧暗生。一股打着“科技自主保护”幌子的势力悄然滋生,他们煽动本土科研机构抵制共享,声称过度开放会让本星系科技“优势尽失”、沦为附庸。在一次关键的星际航天技术研讨会上,这股势力组织抗议,冲击会场,试图阻止某新型引擎技术公开研讨,引发混乱。联盟安全部队迅速介入,控制局面,而艾琳亲自出面,与各星系领袖展开紧急闭门磋商,晓以利害:孤立封闭只会让科技发展陷入停滞,如古老星球因拒绝星际交流,科技千年原地踏步;唯有携手共进,方能在宇宙未知挑战前站稳脚跟,从肆虐星际的神秘能量潮,到未知外星生物潜在威胁,无一不需联合科研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