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我在八零当保安(十四)(第2页)
“在历史上,一开始鸳鸯形容的是兄弟之情。苏武牧羊的故事知道吧?苏武在匈奴之地被扣押,后来结识了战败投降的李广之孙李陵,二人结为好友,再后来苏武回朝,离别时写诗‘昔为鸳与鸯,今为参与辰’。这可是真兄弟好友之情。再到后来司马相如觉得鸳鸯形容兄弟不适合,形容爱情更形象,写了下‘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表达了夫妻伉俪情深。所以后人都逐渐用来形容为爱情鸟了。‘’
姜一说的头头是道,当年考试的时候,苏武牧羊还有一道文言文翻译题,他翻译得不够精确,被扣了两分,一直记得。考完试顺便网上查了下关于苏武的故事,意外看到了他和李陵,又看到那首诗,没想到今天能在张安国面前装个大的。他十分满意。嘻嘻。
张安国赞赏的又与姜一碰杯。随口说了句。
“姜一,你要是好好读书,一定能考个大学。看起来一点都不像农村孩子。”
姜一嘻嘻的笑脸瞬间垮下。一时得意过头,忘记自己的人设了。
其实农村更会出凤凰,困苦造就了农村孩子坚毅的品格。只是这个时代,农村相比于城市,孩子们更难获得去高等学府求学的机会。就连张安国自己,也才是高中毕业。
(没有诋毁农村人的意思,我也是农村人。怕挨读者骂。)
“嗨,都是报纸上瞎看的,哈哈。张哥,你今天真帅,看得我都被迷住了。”
姜一转换着话题,同时有些直白的夸赞张安国。
面对直球出击,张安国脸上有些热热的。他今天穿的也是自己衣柜里,较为新的一件灰色衬衫,眼镜都被他擦了三遍,头发也打了啫喱水。像个为了和心上人约会而认真装扮自己的毛头小子一般。
两人稍作歇息,继续骑车前行。
四周吹起了风,风里带着雨的湿意。周围几乎没有了游客,只有他们两人还在前行着。
姜一脚下越蹬越慢,最后看到前方出现了一个小小的保安亭。
雨水终于哗啦啦落下,瞬间就打湿了两人的衣服。
“去前面。”张安国指着保安亭。
两人飞快踩着自行车,来到保安亭外面,将车停下。张安国伸手推门,发现门被锁了。
姜一抹了一脸上的雨水,指了指旁边的窗户,于是张安国蹲下身,姜一踩着他的膝盖从窗户翻了进去,开了门。
保安亭里面只有一张塑料凳子,地方也很小,大约只有两个平米的样子。
听着外面的雨水砸在铁皮棚上,哐啷啷地响。
姜一屁股坐在旧桌子上,张安国坐在旁边的椅子上,两人互相看着对方,想起方才被雨水追赶着的狼狈样子,都不由自主地笑,浑身轻松。
“夏天的雨,来的快,去的也快。应该不出一个小时,就会停了。”张安国口袋里的手帕已经打湿,他扭干水汽递给姜一擦脸。
姜一懒得动,后背靠在墙壁上,抬着下巴,闭着眼睛。
“哥,你帮我擦。”
姜一闭上了眼睛,什么都看不见。但是他的听觉却被无限放大。
头顶的雨声,雨水砸在树叶的声音,雨水汇聚流动的声音,他自己的散漫呼吸声,以及,张安国站了起来,凳子被推开的声音。张安国凑近了自己的急促呼吸声,张安国落在自己脸上的手。
狭小的空间滋生出暧昧。被大雨困在这里,被世界暂时遗忘的角落里,张安国再也无法控制自己心底的渴望,他缓缓靠近姜一,而姜一并没有拒绝。
姜一粉白的脸上,细腻光滑,垂下的睫毛看起来湿漉漉的,惹人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