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 集传世之宝(第2页)

 义士见张择端如此信任自己,也不再推辞,郑重地接过画,说道:“先生大义,我必不负所托,定竭尽所能护好此画。”

 说罢,义士带着《清明上河图》,趁着夜色离开了汴京。他一路往南,避开金兵的搜查,翻山越岭,风餐露宿。有时为了躲过金兵的巡逻队伍,要在荒郊野外的山洞中藏上几日,干粮吃完了就摘野果、挖野菜充饥。

 历经数月的艰难跋涉,义士终于来到了一处偏僻的山村。这山村四周环山,交通不便,却也因此躲过了战乱的硝烟。义士看着这个宁静的小村,心想此处倒是个藏画的好地方。

 他在村中寻了一户善良淳朴的人家,这家人姓陈,世代务农,日子过得虽不富裕,但为人忠厚老实。义士向陈家人说明了来意,又拿出一些钱财作为酬谢,陈家人被义士的真诚和那画作背后的故事所打动,便答应帮忙将画藏在自家的地窖之中。

 义士将《清明上河图》仔细包裹好,放入一个特制的木箱,又在地窖中找了个隐秘的角落埋了起来,还做了些巧妙的记号,只有他和陈家人知晓。此后,义士便时常乔装打扮,悄悄来这山村查看画作是否安好。

 时光荏苒,多年过去,南宋王朝建立,天下逐渐安定下来。曾经流离失所的百姓们也慢慢回归正常的生活,各地的文化艺术又开始有了复苏的迹象。

 而在那山村中,陈家的后人偶然间翻到了先辈留下的关于那幅画的记载,知晓自家地窖中藏着一件意义非凡的宝物。可他们谨记先辈的嘱托,并未声张,依旧小心地守护着。

 有一日,一位游历四方的文人墨客路过这个山村,因天色渐晚,便在村中借宿。这位文人姓林,学识渊博,对书画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在与陈家后人闲聊时,听闻了家中藏有一幅神秘画作的事,心中好奇不已。

 林先生好说歹说,陈家后人这才带着他来到地窖,小心翼翼地挖出了那个木箱。当打开木箱,展开《清明上河图》的那一刻,林先生整个人都惊呆了。他看着那画卷上栩栩如生的人物、热闹的街市、繁忙的汴河,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北宋汴京的繁华盛景。

 林先生激动地说道:“这……这竟是失传已久的《清明上河图》啊!我曾在古籍中读到过它的记载,没想到今日竟能有幸得见。”

 陈家后人这才知晓自家守护的画作竟是如此珍贵的宝物,林先生赶忙劝说他们,这幅画应当让更多的人看到,它对于传承大宋文化、铭记那段历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