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凤郡王又在密谋(第2页)
当夜子时,两个黑影悄无声息地潜入了杏花村。他们按照计划,分别进入几户村民家故意偷窃财物,好让村民发现,被抓入县衙,其中一个叫做阿福的故意在偷窃村民一幅字画时候,弄出响声,被村民家里听到,被村民当场抓住,立刻送去县衙。
第二天,这件事传遍了整个村子。县令听闻后前来审问阿福,阿福便一股脑儿把偷窃和之前放火烧赵成房子事情全招了。县令大惊。自己这几天一直为赵成房子故意放火案件头疼,派去的衙役也没有找到头绪,今天犯人竟然主动投案认罪了。
县令对着阿福大发雷后就问他“为什么要放火烧赵成夫妻的房子,你和他们无冤无仇?”阿福就把之前面具人教给他的话一个字不漏,告诉县令说“小人前段时间路过村里,听村里人说两人曾经在亲王府当过差,认为肯定赚了不少钱,所以就动了歪门邪道,就想到放火逼迫他们出来,偷一些钱财。但是我没有想到因为大风,火变的那么大,让他们夫妻受到那么大的伤害,后果那么严重。”说完阿福就对着县令下跪磕头说“知道错了”
县令眉头紧皱,心中疑窦丛生。他为官多年,怎会轻易相信这番漏洞百出的说辞。但表面上仍不动声色,只道:“既已知错,那就先押入大牢,待本官查明真相再行定夺。”
几天后,面具人买通了一名狱卒,这位狱卒正好和面具人过去在别院里一起工作过,是非常好的朋友,后来离开别院去县衙工作了。这狱卒平生疾恶如仇最恨杀人放火的匪徒。于是狱卒收了面具人的银子,趁着夜色悄悄潜进牢房。阿福正蜷缩在角落打盹,狱卒拿着浸了毒药的湿布捂住阿福口鼻。阿福挣扎几下便没了气息,接着又在阿福尸体旁放着一张纸,纸上面写着认罪书等几行字。
阿福去世的第二天,县令升堂准备再次审阿福。可没等阿福被带上堂,狱卒就慌慌张张来报:“大人,阿福暴毙狱中!”县令听闻,手中惊堂木“啪”地落下,震得桌上文书一颤。
随后,认罪书被呈到县令面前。他眉头紧锁,快速浏览着认罪书。阿福在认罪书中将罪行一一罗列,言辞恳切,可县令却觉得处处透着诡异。前几日阿福认罪时,虽然态度老实,但并未有寻死的迹象,怎么几夜之后就自杀了?
县令决定亲自前往狱中查看。阿福的尸体停放在牢房角落,面色平静,没有痛苦挣扎的表情。县令仔细检查,并未发现外伤。牢房内一切照旧,没有打斗痕迹,阿福的衣物、物品摆放整齐,仿佛只是安静地睡了过去,再也没有醒来。
询问狱卒,狱卒称昨夜按惯例巡逻,并未听到异常声响。阿福睡前也没有任何异样,和平日一样安静。这让县令更加疑惑,若阿福是自杀,为何没有任何动静?是有什么人悄无声息地进入牢房,杀害阿福并伪造了认罪书,还是阿福真的是因内心愧疚而选择自我了断?
县令深知,案件到了这一步,已陷入僵局。没有确凿证据,就无法轻易推翻现有定论。虽然内心坚信阿福的死另有隐情,可在律法严明的当下,仅凭猜测是无法继续追查的。
如今唯一的线索——认罪书,也被笼罩在重重迷雾之中。它是阿福真心悔过的自白,还是凶手用来掩盖真相的工具?
经过一番权衡,县令无奈宣布暂时结案。大堂之上,百姓们听闻这个消息,一阵唏嘘。有人觉得案子太过草率,有人则认为县令也已尽力。 赵成却怒目圆睁对县令说结案不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