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劝降(第2页)
“照顾家里人?”
“娃……娃儿能读书?!”
许多士兵的眼中瞬间涌上水光,喉头哽咽。沙场搏命,最怕的就是身后无人照拂,家人受人欺凌。
这条政策,像一把精准的钥匙,打开了他们心中最沉重也最柔软的那把锁。人群中,低低的啜泣声开始零星响起。
**其四:仁政救赎**
崔琰肃容,指向隔离区:“染此天花恶疾,非尔等之过!周主公得上天启示,已有克制之法,绝不弃一人!”
他的声音充满了力量感,“凡放下兵刃者,无论是否染病,我军医营必竭尽全力,生死相托!所有未染疫者,即刻接受‘牛痘’接种!此法乃主公天授妙方,种痘之后,终身不惧天花之苦!”
目光所及之处,是最好的说服。
隔离区内,周朔军医和征召的民间郎中,戴着厚厚的棉布口罩,在简易的病床间穿梭,耐心地为高热士兵擦拭降温,小心地喂服汤药。
另一片区域,未染病的降兵排成长队,紧张又期待地看着军医用特制的小刀,在手臂上划开微小的口子,点上那神奇的“痘苗”。
恐惧在实实在在的救治行动面前,如同冰雪消融。信任,在无声的震撼中悄然滋长。
“诸位!”崔琰最后总结,目光如炬,扫过全场,“是选择追随腐朽暴秦,身染恶疾仍饱受盘剥,家中妻儿老小饥寒交迫、任人欺凌?还是选择顺应天道民心,加入‘百姓子弟兵’,为家人挣一份恒产、一份尊严、一份安宁?亦或暂为劳役,凭力气换取工钱,一身清白归乡安生?”
他猛地指向一旁竖起的巨大木牌,上面是遒劲的大字:“诚心归附者,前罪一笔勾销!欲入军伍者,需经考核,凭本事吃饭,凭功绩晋升!前程自取!”
“我愿加入!”
“为了那份地!为了娃儿能读书!”
“当兵!吃饷!护家!”
短暂的死寂后,山呼海啸般的呐喊从人群中爆发!
曾二小眼神锐利如刀,麒麟卫无声散开,严密监控着报名现场。
登记,只是第一步。眼神的闪烁、态度的犹疑、过往劣迹的蛛丝马迹,都逃不过这些精锐的眼睛。
最终,十五万降卒中,三万青壮、态度诚恳、眼神清亮者被甄选出来,愿意加入子弟兵,迅速被赵天啸的部下引导整编。另有两万余人,则被编入壮劳力营,等待分配工役。
没有选择加入的也被看押起来,并无虐待谩骂之举!
战事不等人。当营地的整编和种痘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时,收复飞流渡之计划也正紧锣密鼓的进行。
崔琰的中军大帐内,炭火烧得正旺,驱散着深秋的寒意。
崔琰目光炯炯地看向帐中肃立的降将严汜:“严将军,飞流渡乃咽喉要地,不容有失。将军久镇此地,熟悉地形军情,可否助我军一臂之力,速克此关?”
严汜身躯一震,脸上肌肉绷紧,沉默片刻,抱拳沉声道:“崔参谋长!末将……末将不忍麾下儿郎尽数枉死,故而下令归降。然……让末将调转刀锋,背叛旧主……恕难从命!”他声音艰涩,目光却带着一丝倔强。
崔琰并未动怒,反而微微颔首,眼神仿佛洞悉一切:“严将军是担忧远在金陵的家眷安危吧?”
严汜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无法掩饰的惊惶,随即化为深重的苦涩,嘴唇翕动,终究化作一声短促的叹息:“……这……” 家眷,正是他心中最沉重的枷锁。
崔琰向前一步,语气斩钉截铁:“将军尽管宽心!主公得知将军深明大义,归顺我军,已星夜遣‘幽灵小队’联合‘白玉京’内应,全力营救将军家眷!幽灵之能,将军想必有所耳闻。主公断言:不出十日,将军必可在代州境内,与家人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