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往绝路上逼(第2页)

 盛玉堂来县里开会时,庄瑞凤书记和蔡进炮县长对他赞不绝口,还在会上大力表扬,号召其他乡镇向盛玉堂学习,深挖本地特色产品,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业链,带动地方经济腾飞。那时的盛玉堂,风光无限,成了县里的“明星书记”,走到哪里都受人恭贺,别提多得意了。

 可在县里,哪有不透风的墙?金山乡靠砂糖橘赚钱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迅速传开。大家都知道县里的生态环境适宜种砂糖橘,看到金山乡的人赚得腰包鼓鼓,其他人眼睛都红了。一时间,各个乡镇的村民纷纷砸钱,在自家那点田地上种起了砂糖橘。

 谁能想到,这一哄而上的后果,竟是砂糖橘严重泛滥,产量远远超出市场需求,价格一跌再跌。来收橘子的商贩们,见这情形,更是趁机压价,不断逼迫村民互相攀比降价。村民们害怕砂糖橘烂在家里,血本无归,只能咬着牙疯狂降价抛售。即便如此,县里的砂糖橘市场如今已然冷清到无人问津的地步。

 那些投了钱,满心指望靠砂糖橘继续发财的乡镇村民,这下全傻眼了。看着辛苦积攒的血汗钱打了水漂,家里一大家子人还等着养活,却又毫无办法。去找乡镇政府,得到的答复却是没钱,谁都不愿接手这个烂摊子。走投无路之下,几个乡镇相熟的村民凑到一起商量,找来几十个代表,壮着胆子跑到县政府门口聚集,满心期待县里能出个主意,帮忙挽回损失。

 既然乡委书记他们说没有办法管,总不可能连县委书记都没本事管吧?难道真的不理会老百姓的死活了吗?

 季卫东知道良田乡不少村民跟风种了砂糖橘。上辈子,熊三炮在乡里一手遮天,和高风华狼狈为奸,把那些想闹事的村民打压得死死的。也就上水村和高家村的村民,多少能捞到点补偿,其他村子的村民,根本没人搭理,就像被困在大山里、断了翅膀的鸟儿。

 可其他乡镇没这“狠手段”,砂糖橘亏损的窟窿越来越大,乡政府又拿不出有效办法处理积压的果子。这下,村民们一股脑涌到县政府门口,闹得沸反盈天。当时,县政府实在没辙,最后只能冷处理,把这事强行压下去。毕竟,这是村民盲目跟风扩张导致的,并非政府监督指导失误,属于个人行为。一旦政府兜底,开了这个先例,往后村民投资失败都找政府要钱,那就算金山银山也不够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