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三岁稚子何辜?(第3页)

 “这些都不过是日常小事,不过我师父看到百姓们衣不果腹,寻常人家穷得一件裤子换着穿,政令朝令夕改,苛捐杂税巧立名目,官僚们一个个吃得脑满肠肥……顿时心灰意冷,同朝廷递交了辞呈。” 

 梅久沉默片刻,多少年前便是如此,这么多年了,并没有改善。 

 “偏巧那年发了洪水,朝廷赈灾银还没下,本地的粮仓却迟迟不放,囤积居奇,等着到时候卖高价……” 

 “他老人家索性放出风声,纵容百姓抢了粮……” 

 “大水还没等冲到他们县,百姓都带着粮食躲到深山老林了……” 

 梅久一方面震惊他的胆大,一方面又心生钦佩。 

 “不怕朝廷责怪?” 

 傅伯明摇头,“我师父说,他都已经辞官了,朝廷也已经批准了,新县令也在赶来任职的路上了。百姓抢粮,与他何干?” 

 梅久:…… 

 “我师父被通缉,并不是纵容百姓抢粮。 

 而是后来他们辖区九县知州,与粮商勾结,中饱私囊。为了一己私利饿死了三县的百姓…… 

 民怨沸腾,被人参到了京中,可他朝中有后台,革职查办都没罚,只一个轻飘飘的留职察看。” 

 “没曾想,一夜之间,家里被屠,满门一百二十九口,就连三岁大的孩童都没放过……” 

 梅久不可置信地看着傅伯明,“是你师父的手笔?” 

 傅伯明语气淡淡,“是无尊道人的手笔。” 

 “那三岁稚子何辜?” 

 梅久觉得狗官该杀,可孩子没做过什么。 

 “我师父说,他家的孩子无辜,百姓家的易子而食的孩子,难道就不是孩子了?” 

 “他本也一念之仁,打算放过这孩子,与大人对峙时候,听到孩子说了句,他们死有余辜。” 

 “根子已经烂了,留着何用?索性除干净了。” 

 梅久沉默了半响,此时看向傅伯明,想到他之前说的不知道是他的幸还是不幸。 

 无尊道人性子桀骜不逊如此,牛不饮水强摁头,被侯夫人逼着收傅伯明为徒。 

 连三岁孩子都不会放过的人,会轻易放过傅伯明么? 

 他该吃了多少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