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第2页)

 眼瞅着徐达又扬起了巴掌,李祺顿时认怂了,乖乖低头开始答题。 

 这策论策论,说的简单一点,就是皇帝问策,考生进言献策,给出解决办法。 

 要是策略赢得了皇帝与文武重臣的认可,那这勋贵子弟距离飞黄腾达也就不远了。 

 勋贵子弟们看到“何以平北虏”这道题目,那真是个个目中放光。 

 毕竟他们可都是功勋子弟,而北虏之患又是老生常谈,这些子弟里面大部分人的父辈兄长,都在军中任职,都曾有过出塞征战、鏖战鞑子的经历。 

 所以,这题目对他们而言,那简直就是送分题啊! 

 怎么揍蒙古鞑子,这……需要思考吗? 

 老子能给你写出来上百种不一样的姿势来…… 

 于是勋贵子弟们个个面带喜色,当即提笔研磨,兴冲冲地就开始答题。 

 倒是朱棣一直皱眉不展,陷入了沉思之中。 

 这个题目,确实很是简单。 

 但就是因为他太简单了,所以反倒是大大提高了难度! 

 你要知道,出这道题目的人,可是父皇啊! 

 还有谁比父皇更了解北虏之患吗? 

 还是说父皇的眼光见识还不如自己这些勋贵子弟? 

 朱棣自己都笑了。 

 所以啊,这其实不是送分题,而是“送命题”! 

 是以寻常那些老生常谈的办法,在这儿根本就上不得台面! 

 只怕父皇想要的,不是一次两次地击败蒙古鞑子,他想要的是永绝北虏之患! 

 不得不承认,朱棣确实是天生将种,他的军事眼光远非常人可比。 

 但难就难在这个地方,如何才能永绝北虏之患? 

 哪怕以朱棣的军事战略眼光,他都很难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因为,这个问题,不可能会有答案! 

 为什么? 

 因为不是只有大明才有北虏之患! 

 历代中原王朝,都曾面临过同样的问题! 

 霸秦,强汉,盛唐……历代中原王朝,都不能彻底解决来自游牧部族的威胁! 

 而他朱棣现在唯一能够想到的,就是从大明实际情况出发,首先要做的并非是发起战争,而是重铸北疆防线! 

 围绕着这个核心思想,朱棣也开始动笔了。 

 徐达环顾全场,最后惊讶地发现,只有眼前的李祺还在沉思,始终没有动笔。 

 这个“大孝子”,他想做什么? 

 难道他真想交白卷不成? 

 这可是皇帝陛下亲自出题啊! 

 你丫敢交白卷,那就是不尊皇上藐视皇上,怎么死的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