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第2页)

 不为其他,只为杨宪! 

 因为,杨宪曾是他刘伯温的得意弟子,也正是刘伯温的举荐,杨宪才能得到皇帝朱元璋的器重信任,一路青云直上飞黄腾达,甚至现在都进入中书省贵为左丞相了! 

 刘伯温自问观人无误,可是当杨宪逐渐展露出酷吏本性之后,当杨宪为了飞黄腾达不择手段的时候,他才终于明白自己竟然看走眼了! 

 这杨宪表面上温文尔雅,实际上却暗藏一副酷吏心肠! 

 当初刘伯温之所以辞官归乡,此事也有极大的原因! 

 而他离京的时候,皇帝朱元璋曾问过刘伯温,何人可以为相。 

 老朱想任命杨宪为丞相,杨宪平日待刘基很好,始终以师礼奉之,可刘基仍极力反对,说:“杨宪具备当丞相的才能,却没有做丞相的气量。为相之人,须保持像水一样平静的心情,将义理作为权衡事情的标准,而不能搀杂自己的主观意见,杨宪就做不到。” 

 然后老朱又问汪广洋如何,刘基回答:“他的气量比杨宪更狭窄。” 

 老朱接着问胡惟庸,刘基又回答道:“丞相好比驾车的马,我担心他会将马车弄翻。” 

 最后老朱于是说道:“我的丞相,确实只有先生你最合适了。”刘基谢绝说:“我太疾恶如仇了,又不耐烦处理繁杂事务,如果勉强承担这一重任,恐怕要辜负皇上委托。天下何患无才,只要皇上留心物色就是了。这几个人确实不适合担任丞相之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