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第2页)

 他并非为了陈宁而来,而是为了言官御史。 

 因为倘若失去了这项特权,那么原本品级就低下的御史言官,还如何监察百官,起到台宪之责呢? 

 “陛下,风闻奏事自古以来皆是如此,肇始于“三代”以前,发展于周、秦、汉时期,定型于两晋,成熟于唐、宋时期。” 

 “正因为“风闻言事”对于纠举官吏不法和惩治贪污受贿起到了积极作用,所以此策才会一直存在!” 

 “当然,李祺所言也并非全无道理,御史言官风闻奏事,也陛下进行限制,臣下朝后将与同僚一起,商议一套新的科道弹劾制度,彻底杜绝肆意攀诬之事,避免御史言官沦为他人党争的工具!” 

 这就是刘伯温。 

 铁面无私。 

 刚正不阿。 

 对事不对人。 

 他只求大明昌盛,百姓安宁。 

 李祺忍不住叹了口气。 

 遇上这样的人,实在是没有办法。 

 敌我不分。 

 直接开大。 

 这就是刘伯温。 

 因为他心里只有家国,只有百姓。 

 眼瞅着老朱陛下都开始思索李祺之策了,结果刘伯温跳出来直接将此策给掐死了! 

 “风闻奏事”不可废,但是可以改,加上一些限制,从而杜绝李祺口中的肆意攀诬之事,那么朝廷也就没了废除风闻奏事的正当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