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第2页)

 于是奉天殿里面顿时炸锅了。 

 新任监察院左都御史刘伯温站出来激烈反对,有人带了头,剩下的人也没有什么好怕的了,纷纷出班反对。 

 理由嘛,正是劳民伤财,国库空虚无以为继。 

 站在臣子的立场上,老朱陛下修路搞基建的决定是劳民伤财的,如今正值大战在即,大明对外战事不断,本就空虚的国库不知要支出多少钱粮。 

 而且这国策一旦定下,那就不只是今年,而是以后的每一年,朝廷都要拨出一大笔巨额开支,不知道多久才能够缓过气来。 

 这种对外战争的节骨眼上,老朱陛下还要动工修路,简直是昏聩之极。 

 殿内反对声此起彼伏,于是乎老朱陛下无奈地向朝臣解释以工代赈的道理,可朝臣们并不接受。 

 因为推行下去实在是太难了,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将是一场大乱。 

 诸多反对的声浪里,有一位御史跳了出来,此人名叫韩宜可。 

 嗯,也就是上回李祺在中秋夜宴上面结识的那位。 

 起初因为反对封王,而被打入诏狱,后面李祺给老朱陛下出谋划策,老朱有了解决办法心里面也没那么气了,加上刘伯温等人一直在上奏为韩宜可说好话,于是乎韩宜可就水灵灵地出狱官复原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