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第3页)
人口众多,山多地少,怎么办?出外经商是唯一出路。
徽商最早经营的是山货和外地粮食。如利用丰富的木材资源用于建筑、做墨、油漆、桐油、造纸,这些是外运的大宗商品,茶叶有祁门红、婺源绿名品。外出经商主要是经营盐、棉(布)、粮食等。
前宋开始就出现拥有巨资的徽商,祁门程承津、程承海兄弟经商致富,分别被人们称为“十万大公”、“十万二公”,合称“程十万”。
朱熹的外祖父祝确经营的商店、客栈占徽州府(歙县)的一半,人称“祝半州”!
元末战乱期间,歙县商人江嘉在徽州发放高利贷,牟取暴利。
元末明初的徽商资本,较之宋代大为增加,当年老朱陛下入皖缺饷,歙人江元一次助饷银十万两,堪称惊天巨富。
这个江天就是江元之子,现在的徽商巨头。
明代中叶至清乾隆末年的三百年间,是徽商发展的黄金时期。无论是从营业人数、活动范围、经营行业还是资本规模来看,徽商都位居全国各商人集团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