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想着,太子标不禁皱了皱眉。 

 这些年来,靠着东海贸易,朝廷确实赚了个盆满钵满,但开支同样很大。 

 首当其冲者,那就是前线将士的抚恤与赏赐,这是绝对不能少的。 

 其次就是朝廷推广种植各类粮种的前期投入,粮种、农具这些全都是朝廷一力承担,这个大工程进行到现在,效果还算不错,可朝廷为此投入了海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这些大工程大项目,每一项都要耗费海量银钱。 

 时至今日,朝廷财政虽然还没到捉襟见肘的地步,但剩下的也不多了。 

 而听李祺这话的口气,银行计划所需要的储备金,恐怕不是一个简单数字,动辄就是上千万白银! 

 “其三,银行在国家手中,这可以有效抑制那些富商巨贾为富不仁,甚至囤积居奇影响民生经济发展……” 

 听到李祺这话,众人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大明朝与历代朝廷相仿,同样采取“重农抑商”的国策,对商人采取严格的限制政策。 

 但是不得不承认,士农工商士农工商,这是国家四大柱石,少了任何一个都不行! 

 然而一旦大明银行计划顺利推行,还怕这些富商巨贾吗? 

 甚至朝廷完全可以通过这大明银行,制定出各种严苛措施,限制商贾经商谋利! 

 “其四,大明银行可以不断开创新的业务,比如基金业务……” 

 李祺还在滔滔不绝地讲解大明银行的优点,太子标和李景隆已经听得麻了。 

 总而言之,这大明银行一旦正常运行,对大明而言就是好处多多,根本没有什么弊病。 

 所以,太子标心动了。 

 这大明银行计划,一旦做成了,那是利国利民的百年国策! 

 然而,这项银行计划,需要一个前提。 

 那就是朝廷必须准备足够数量的金银铜钱,作为准备金。 

 这准备金的数量,以目前国库的钱粮而言根本就不够! 

 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大明银行计划的准备金,少说至少需要上千万两纹银,该从何处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