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第2页)

 对于文官集团来说,他们还是更喜欢皇帝垂拱而治,将军政大权尽皆托付于他们手中,以便他们推行那什么儒家仁政,实践自己“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 

 这一点,朱元璋极其厌恶! 

 “垂拱而治?”朱元璋冷笑出声,指节发出闷响。 

 他想起半月前朝堂议政时,那些着绯色补服的身影如何在殿柱阴影里交换眼色,如同秋收后田垄间窃食的麻雀——此刻御案上还摆着三份请求裁撤边军的折子,墨迹未干的批红“荒谬”二字力透纸背。 

 这些文臣缙绅,从没放弃打压武将勋贵! 

 自从大明立国之后,他就在平衡朝堂势力。 

 伴随着科举一直不断开办,每隔三年就会举办一次,文官缙绅源源不断地进入朝堂,朱元璋也感到了一丝忧虑。 

 这份忧虑,源自于文武失衡! 

 诸如徐达、冯胜这些跟着他打天下的老兄弟,已经不可避免地在逐渐衰老,有的如邓镇这些都已经黯然离世了。 

 而年轻一辈中,也就那些人可堪大用,而这些人曾经全都去过青龙山求学!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李祺,那么这些二代子弟,里面有几人能成材?又有几人可堪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