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4章(第3页)

 “我大明帝国基业长青,国威显赫,正宜重夺故土,于西域设立布政使司,驱除盘踞我汉家山河之寇贼,移徙汉家子嗣至西域,光复我华夏之根本。” 

 工部尚书郑赐亦挺身而出,表明心迹。 

 见此情形,李祺顿时就乐了。 

 急了,这些人急了。 

 李祺望着殿内争得面红耳赤的群臣,唇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文官们口中“保境安民”“复我故土”的堂皇之词,在他听来不过是掩盖私欲的遮羞布。 

 那些曾在朝堂上高呼“仁义治国”的儒臣,如今为了纺织厂的利润,竟比武将更热衷于征战杀伐。 

 棉花与羊毛的价格波动,恰似一根绷紧的弓弦,将他们心底的贪婪与焦灼悉数暴露。 

 这纺织业背后盘根错节的利益链条,早已将这些文官牢牢绑上了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