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5章(第2页)

 他的声音不自觉拔高,“陛下,那将是养兵百万的沃土!” 

 朱标突然按住舆图上标注的“帖木儿帝国”与“察合台汗国”,朱砂勾勒的边界线像道未愈的伤疤:“可这头西域雄狮横亘商路,让我大明的丝绸瓷器难通欧洲。” 

 “确实如此!”李祺的指尖重重戳在帖木儿疆域边缘,“再往西北,曾经的金帐、察合台、伊尔三大汗国早已分崩离析。” 

 “如今那里林立着数十个突厥化、苏丹化的小邦,就像破碎的琉璃瓦——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正是陛下开疆拓土的天赐良机。” 

 他展开第三幅势力图,褪色的墨迹标记着各汗国更迭:“这些小邦各自为战,再难重现蒙古铁骑横扫天下的威势,此刻不取,更待何时?” 

 御书房内寂静如渊,唯有烛芯爆响的噼啪声。朱标望着舆图上西域的万千山河,突然觉得掌心发烫——那里不仅是汉唐旧土,更是通往西方世界的钥匙。 

 “攻克西域并非难事,即便是在严寒的冬季出击,依凭我大明雄厚的军力,亦能迅速席卷整片西域。” 

 “昔日蒙古人所能成就的伟业,我们亦能效仿,西域之地虽然辽阔,但自古以来的征服之路并不崎岖。” 

 “难上加难的是,我们如何吸取蒙古人的经验教训,深思如何将这些地域真正融入大明的版图,不再像蒙古人那样,虽然一度占领,却未能持久掌控,终至自身也渐趋突厥化、苏丹化。” 

 李祺经过深思熟虑,也将最为棘手的问题提出,攻克西域的确易如反掌,以大明目前强盛的军力与国力,征服西域不在话下。 

 然而,如何有效统治西域,这才是症结所在。 

 西域幅员辽阔,局势复杂,唯有将其牢牢控制在手,方能在未来挥师北上,夺取广袤的西伯利亚平原,并继续西进,深入中亚、中东乃至欧洲。 

 “文和此言甚是,自古至今,皆以此为训,创业维艰,守成更难。” 

 听完李祺的高论,承天帝朱标亦郑重地点头赞同。 

 唯有亲临帝位,方深知统御一个庞大帝国的艰辛,先祖遗留下的江山社稷,非轻易可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