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2章
天山北麓的荒原上,凛冽的寒风在决战前夕骤然停歇。
正午的阳光毫无遮挡地倾泻而下,将广袤的战场镀上一层刺眼的银白。
地平线两端,两支大军如潮水般涌来,铁蹄与脚步声交织成低沉的轰鸣,惊起漫天黄沙。
起初,双方斥候如狡黠的孤狼般试探交锋,短兵相接的厮杀声在旷野回荡。
随着零星的战斗逐渐升级,小股骑兵的冲突如星火燎原,鲜血渗入冻土,染红了枯黄的野草。
终于,在默契的对峙中,两支庞大的军队在开阔的戈壁滩上摆开阵势,仿佛两尊巨兽蓄势待发。
李祺立于高坡之上,手持千里镜仔细观察敌军动向。
东察合台联军的阵列如一条蛰伏的巨蟒,自天山北麓蜿蜒铺开,十余里的战线仿佛割裂大地的深痕。
无数旌旗在狂风中翻涌,猩红、靛蓝、玄黑的战旗遮蔽天际,如汹涌的乌云压向地平线。
牛皮铸就的战鼓排列成墙,每一次擂动都让冻土震颤,鼓声混着牛角号的呜咽,在荒原上掀起层层声浪。
各色部族的图腾在风中肆意舒展,勾勒出惊心动魄的画面:突厥人的新月旗裹着猩红流苏,边缘还凝结着未干的血迹;哈萨克的苍狼旗以金箔勾勒兽形,利爪仿佛要撕裂苍穹;蒙古的苏鲁锭长枪旗银缨飞扬,矛头缠绕的黑鬃在阳光下泛着幽光。
更远处,畏兀尔的鹰旗、回回的星月旗、乌兹别克的雄狮旗层层叠叠,丝绸与皮革交织的旗帜群如同沸腾的彩色岩浆,在铁蹄扬起的沙尘中翻涌,将整片天空染成流动的图腾长卷。
“当真是壮观。”李祺放下千里镜,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意,“但再庞大的阵容,选错了战法也是枉然。”
徐辉祖望着敌方放弃骑兵、摆出的密集步兵阵型,不禁抚须轻笑:“看来我们的铁骑,的确让他们心有余悸。”
在西域亘古不变的战争法则里,骑兵是撬动战局的支点,是撕裂敌阵的利刃。
这片广袤的戈壁与草原,天然为铁骑提供了纵横驰骋的舞台。
千年来,成吉思汗的怯薛军凭借机动性横扫欧亚,帖木儿的重骑兵踏碎波斯王庭,每一场载入史册的战役,都以马蹄声作为胜利的前奏。
骑兵不仅是战斗力量,更是西域各部族的精神图腾,他们的弯刀饮过阿姆河的水,弓箭射落过帕米尔的鹰,在开阔地形上,任何步兵方阵都难以抵挡其雷霆般的冲击。
然而此刻,东察合台联军却舍弃了祖传的制胜之道。
当明军的铁骑以排山倒海之势逼近,联军却将战马拴在后方,选择以密集的步兵阵型迎敌。
他们或许是被明军此前的骑兵突袭吓破了胆,或许是妄图以盾牌与弓箭构筑铜墙铁壁,但这种战术无异于弃长取短。
在这片最适合骑兵奔袭的土地上,失去机动力的联军,就像被拔去爪牙的猛虎,将主动权拱手相让。
而对于早已洞悉局势的明军而言,这不仅是战术上的破绽,更是天赐的战机——当敌人主动放弃最锋利的武器,胜利的天平已然倾斜。
李祺转身看向蓝玉和傅忠,眼中战意升腾:"两位,该让他们见识大明铁骑的真正威力了。"
随着一声令下,明军阵营中响起震天动地的呼喝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