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桃源疑踪(三)
“……大致就是这么回事。”午饭时间,洛书向程玖描述那雾中阴影附身于各种活物死物的能力、桃木剑诛邪而不伤人的特性,雾隐村“日出而生,日落而死”的诡异之处,尤其是她最后的猜测:
“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述桃源村的入口,是‘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而《山海经》描述不周山‘有山而不合’,都是说群山环绕,仅有一个缺口。”
“有没有这种可能:雾隐村即是桃花源,夜间是雾隐,白日是桃源?”
“而所谓的‘雾隐’,其实就是村子在夜晚会坠入混沌。尤其让我在意的,是雾隐村的大雾和两个月后白牙岛的大雾。难道说大雾是混沌中的某种物质,或者说媒介?”
程玖双手交叉托着下巴,听她说完,才慢吞吞道:“确实有这种理论:当现实坠入混沌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会有一个拉锯、反复的过程,就像你说的,白日是现实,夜间是混沌。”
“但是这里有个问题:雾隐村的传说源起西晋永熙年间,而根据《桃花源记》,桃源村至少存在到了东晋太元年。那么就是说,这种拉锯持续了近一百年?”
程玖诚心诚意地发问:“坠入混沌的过程可以拉锯一百年么?”
洛书摊手:“你问我?你才是连山学家好吧!”
“我只是个连山学爱好者,”程玖纠正她:“现代以来,还没有出现坠落混沌的记录,也或者有过,只是在无人区;古代虽说基层治理不到位,但一座村庄出了问题,也不至于一百年都没人发现——总会有人去收税的。”
这么一说,确实有问题:西晋年间,即使躲入大山,都要搜出来抓壮丁呢。
程玖:“消失的村庄,在古时并不罕见,大多作为疫病记载;但若是在现实和混沌的交界拉锯上百年,那么多半会变成怪异传说——譬如,桃花源。”
洛书:“你的意思是,雾隐村,或者说桃源村,是个例外中的例外?”她挠了挠头,“为什么会成为例外?”
程玖静静地看着她,给了她一个自己领悟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