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你敢0.1块钱购物,我就敢免费抽奖(第3页)

日子,是混过去了。

女朋友没准都二胎了。

但是毕业证书,是拿不到的。

拿不到毕业证书,也就替社会做了一次筛选,保证了人才的流通。

虽然zc的施行,被人骂,是肯定的。

但话说回来,这也是陈今朝从根源上治理后世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难题。

只有改变供需关系,只有培养出真正的精英大学生,大学生出社会,才能找到工作,才能未来大有可为!才不至于让大学生毕业出社会,只拿三千块钱一个月的工资。

大学,只是人生学习的开始。

不能是畸形教育观念下的放任。

也只有这样做,才能保证是源源不断的人才,去推动大国工业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产学研’三端,陈今朝开出了三枪,枪枪命中眉心。

可不止是‘产学研’体系链条的初步变革重建,府衙对新兴高科产业的补贴,也开始了。

和前世不同,

这一世的宏观调控来的更早,并且,互联网行业,还被陈今朝一脚踢出了新兴高科产业的范畴。

这倒不是因为互联网行业不重要,也不是因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影响力不够。

只是因为相比于互联网行业技术,陈今朝更在乎‘工业人口’

得把最大的力度,投向工业体系。

并且,利用互联网技术,送送外卖,和小摊小贩抢生意,这算什么变革?又算什么高新技术?

这些玩意儿,村口的狗都能做到的事情,用的着别人举着高科技企业的招牌,去拿府衙的补贴?

陈今朝宁肯多一些有手艺,靠手艺吃饭的工人,也不希望多那么一堆爷爷。

所以,只是行业补贴没给,就已经算是陈今朝的仁慈了。

也是看在互联网同样重要的份上。

如若不是,一记限薪令下去,再提高一下税收,就能让所有互联网行业,包括拼夕夕和微聊软件都得哭出来。

正因为如此,此次府衙的行业补贴,基本上都流到了它们该去的地方。

工业科技,新兴产业,朝阳产业….

都浇注在了这些未来的希望上,也对大国工业的体系结构进行二次调整!

至此,

陈今朝对东方大国工业体系的调整,也才算正式告一段落。

连南方粤州的今朝工业自研基地事宜,陈今朝都全权交给了高健去处理。

那边的事情可不少、海外顶级专家的安置工作,科研工作的初步展开、对东南亚回流的先进工业设备和先进工业技术资料,进行整理匹配……都是高健的活。

“所以,你干嘛去?”

“我啊,溜达。”

电话里,高健听到陈今朝悠闲的声音,气不打一处来。

可还没说两句,远方传来一声“高总师”,他又一边哎’,一边忙活去了。

百年盛会完美落幕,‘硬汉’也见完面了,大国工业体系也调整完了。

可陈今朝仍然没离开京城,还真是在溜达。

而之所以还留在京城,陪着徐思语溜达,一方面,算算时间,孩子就要出生了。

另一方面,又一重大事件恐怕要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