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种红薯,不如推广出去(第3页)

 只要食味酒楼盈利,他们就有分红。 

 虽然股份不算多,但一年下来百八十两银子还是有的,不是大富大贵,但起码是一个长久细水长流的生意。 

 而且,还借此搭上了梁添儿这条人脉,以后他们两个有什么古代没,现代有的东西时,还可以继续靠着这条人脉来赚钱。 

 不一定是物品,也可能是想法和手段。 

 不要问为什么不自己种红薯发财。 

 这个问题,姜黛和白添实际上是商量过的。 

 但他们觉得不太可行。 

 首先,他们两个自幼没在农村种过作物,也不是农学专业,术业有专攻,现代人也不是全能啥都能干的。 

 所以,种红薯种着玩儿可以,但要是想要靠红薯发家致富,他们两个也没有太大的信心,并且种植需要时间成本,他们现在缺钱。 

 其次,红薯这玩意儿很难做到垄断,基本上传开了谁都能种,若是说悄悄种,后续做成红薯加工品,那成本太大。 

 就算去镇上卖,卖的贵了,没人买,卖的便宜了亏本。 

 而且要想百姓不种粮食,大面积改种红薯也不合实际,当下几年风调雨顺,大家种庄稼的收成也都不错。 

 谁庄稼种的好好的,会去冒风险去种红薯? 

 因此,在梁添儿找上来的时候。 

 白添和姜黛就明白,机会来了。 

 他们需要的那个渠道、那个跳板来了。 

 红薯是有弊端,但它的优势,对于有眼界的人来说,那是很大的。 

 它作为一个能在天灾时逆境生长,可以作为口粮的农作物,在寻常作物适应不了的环境,它能生长,能救急,这就是最重要的! 

 雪中送炭,永远比锦上添花更重要。 

 梁添儿自然也明白,她要的就是,将红薯研究透,然后在确定真的能在环境艰难的情况下种植。 

 第一个将红薯献给当今的上位者,从而博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姜黛将自己前世录综艺学过的关于红薯的知识告知了一半儿给梁添儿,末了有点歉意的补充一句。 

 “只是我种植的比较少,这些内容都是祖上传下来的,届时还需要因地制宜,要梁姑娘实验证实。” 

 “好!无碍!” 

 无论姜黛说的怎么样,她定然是要一一试验过,确定了真的适合恶劣环境生长,产量也确定不算小,才敢将此物献给端王妃。 

 “小姐,人带来了。” 

 抹寒的身影出现在门口,屈膝行礼。 

 姜黛看去,就见到门口站着两个约莫二十多岁的女孩子,样貌并不算是出众,可一看那精气神儿还是很足的。 

 可能也是出自习武世家,姜黛有一股子亲切感。 

 “珍馐楼那边,我会多留意,这两人姜姐姐先带走,还有这是五十两银票,算是我给姐姐赔不是了。” 

 姜黛也没有和梁添儿客气,心中惦记着家中的西个小孩子。 

 谢过梁添儿后,就带着人往回走。 

 房门关上,抹寒走到梁添儿身边,为其斟茶。 

 “小姐,您似乎很瞧得起这女子。” 

 梁添儿叹了一口气,看着桌上让人头疼的账本,身子向后靠去,合眼休息说道:“他们夫妻二人很聪明,而且……” 

 “而且他们夫妻二人和旁的夫妻不同。” 

 抹寒不解:“哪里不同?” 

 “我也说不清楚,但感觉就是不一样,那种感觉让我羡慕,可能是……” 

 梁添儿回想着夫妻两人和她商谈红薯时的场景。 

 迟疑的说出两个词:“平等和尊重。” 

 “平等和尊重?” 

 梁添儿重新坐正身子,开始算账:“是的。” 

 不像京城里大多数男子,不让妻子插手事业,也不像京城里大多数女子,觉得就该以夫为纲。 

 她也不明白,为什么祖父只有娘亲这一个女儿,却觉得家要绝后,要将家产都给父亲,甚至还让父亲娶妾,生下本不是梁家的孩子,来继承梁家的钱财。 

 没关系,娘亲不争,那便她来争! 

 她不怪娘,人有千百种性子,娘亲就是那般性子,是她梁添儿不甘心。 

 所以,她想要的她会努力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