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皇太孙之争(第3页)

 最主要的是容不下蓝玉,朱允熥的舅老爷。 

 “末将推荐嫡次孙朱允熥殿下,立为皇太孙。” 

 就在文官集团以为稳了时候,蓝太平站出来支持朱允熥,还特意强调是“嫡”次孙。 

 他此时官职为,上首十二亲卫之虎贲左卫指挥佥事,授明威将军。 

 “末将附议。” 

 开国公常升早就等不及了,他是朱允熥的二舅。但是他大哥常茂,前两年因为犯错被罢官削爵。 

 因此,他不敢第一个跳出来,怕惹恼了朱元璋落得个一样下场。 

 颖国公傅友德,景川侯曹震,鹤庆侯张翼,舳舻侯朱寿,普定侯陈桓,定远侯王弼,长兴侯耿炳文,以及东莞伯何荣等一众淮西勋贵皆出声附议。 

 曹国公李景隆,魏国公徐辉祖本不欲表态,但是看着眼前的形势,无奈也只好跟着跪下。 

 至此,朝堂上泾渭分明。 

 文官集团支持朱允炆,武将集团支持朱允熥。 

 “陛下,自古以来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允熥殿下乃先太子嫡亲血脉,岂是旁支庶出可比?” 

 “正所谓,知有国家者,必有嫡庶,庶子虽爱。不得过嫡子。” 

 “嫡长孙朱雄英殿下早逝,立嫡次孙朱允熥殿下为皇太孙,合乎祖制礼法。” 

 蓝太平一番话,如同扔了一个深水炸弹,平静的朝堂瞬间变得波涛汹涌。 

 “荒谬,你竟敢污蔑允炆皇孙殿下不是嫡出?” 

 黄子澄第一个跳出来,对方一说“嫡”这个字,就像踩到了文官集团的痛处。 

 “据我所知,太子妃常氏只诞下朱雄英,朱允熥两位皇孙。” 

 蓝太平平静说道。 

 “不错,嫡孙俺只认朱允熥殿下。” 

 东莞伯何荣粗声粗气的说道。 

 “末将也是,只认朱允熥殿下。” 

 “末将附议…” 

 眼看淮西勋贵都支持朱允熥,文官集团也慌了神,他们不想让朱棣上位,但同样不想朱允熥当皇太孙。 

 他们要找一个性格软弱,又没啥背景,可以任由他们摆布的皇帝。 

 如果朱允熥将来当了皇帝,那么淮西勋贵将永远压在他们头上,这是江南文官集团所不能接受的。 

 淮西勋贵跟江南文官集团,本就水火不容。 

 “少将军此言差矣,允炆殿下生母吕氏早己被扶正,是名正言顺的太子妃。 

 皇次孙朱允炆殿下自然也是嫡出,实乃陛下的嫡次孙。” 

 左都御史兼吏部尚书詹微出声反驳。 

 他是朱元璋身边的红人,身居高位,说话很有分量,他的话立刻得到一众文官的附和。 

 朱元璋眼神阴翳,端坐在龙椅上不知在想着什么。 

 魏国公徐辉祖,曹国公李景隆,颖国公傅友德则都选择沉默。 

 这己经不是臣子能够讨论的范围了。 

 “名分可以改,但是血脉骗不了人!” 

 蓝太平的一句话,石破天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