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皇太孙名份已定(第2页)

 “现在木己成舟,他还的指着我们为允熥保驾护航。所以,傅叔叔不用忧虑。” 

 “咱们不是说了吗?挟天子以令诸侯,现在目的达到了。” 

 “您放宽心,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蓝太平波澜不惊的说道。 

 “既然大侄子都计划好了,那你就放心大胆的干。我跟你冯叔叔都坚定的支持你,咱们淮西后辈里你是最能成事的。” 

 傅友德说的冯叔叔,正是宋国公冯胜。 

 “多谢傅叔叔,这些日子您也辛苦了。早点回去歇息,有什么事我让傅让跟您说。” 

 “好嘞,傅让那兔崽子老叔就交给你了。” 

 在送走傅友德后,蓝太平靠在椅子上揉着太阳穴。 

 第一阶段的目的己经达到,他之所以不杀朱元璋一个是情感上不想。 

 朱元璋是开国皇帝,重塑中华居功至伟。 

 另一个就是现在不能杀,否则大明必会天下大乱。这不是他所愿意看到的,否则跟朱棣的靖难之役又有什么区别呢。 

 大明需要平稳的权力过渡,从而避免快速衰落的结局。 

 “唉,有些事真是急不得。” 

 蓝太平盘算着,现在是洪武二十五年,他记得在洪武三十一年时朱元璋驾崩。 

 还有六年左右的时间,我必须稳中求进。 

 这第一件事,就是拥有一支最强的军事力量。 

 翌日早朝 

 朱元璋依旧端在龙椅上,朱允熥也穿着明黄的团龙服立在一侧。 

 他现在位居东宫,需要学习治国理政了。 

 武将以蓝太平为首,文官则以刘三吾为尊。 

 大殿上气氛怪异,朱元璋神色阴郁。 

 朱允熥显得不知所措,求助的看向蓝太平。 

 蓝太平则暖心一笑,示意他不要紧张。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殿前太监唱道。 

 “陛下,老臣有事上奏。既然太孙名分己定,那皇次孙朱允炆殿下也到了该册封的年纪了。” 

 “还望陛下早日册封,让皇次孙殿下就藩,也好为我大明的江山社稷出一份力。” 

 听完刘三吾的话,朱元璋表情微动。 

 “哦,你有何建议?” 

 “臣以为,可封朱允炆殿下为吴王,封地为凤阳。” 

 朱元璋听完,斜眼看向蓝太平。 

 只见他面无波澜,似乎没有听出其中深意。 

 “可有人有不同意见?” 

 面对朱元璋的问话,蓝太平依然没有任何表示。 

 朱允熥也是低着头不说话。 

 倒是其他淮西武将纷纷不满,但见蓝太平没有任何表示,也只能干着急。 

 “臣赞同。” 

 黄子澄第一个跳出来同意。 

 齐泰,詹微等文官也纷纷表态支持。 

 朱元璋略一思量,“好,那就封允炆这孩子为吴王,封地就选中都凤阳。” 

 “吾皇圣明。” 

 刘三吾等人沾沾自喜,忙着谢恩。 

 “末将有事启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