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5:从钢厂大院开始李想想ly
第四百零六章 取长补短(第2页)
二姐夫把车把子上的东西拎进屋,姥姥就埋怨他们,又不是外人,回回过来花钱买东西。
姥姥是真心疼这几个外孙女跟外孙,让他们把钱留着,还要养孩子呢。
元宵今天过来的时候拿了东西,也是一样被姥姥给说一顿。
“姥儿,这不是看见新鲜梨了吗?也不贵你跟姥爷尝尝新鲜的。”
二姐夫放下东西,见厨房都是女人,他便来到院里跟姥爷还有李骁说话。
“二姐夫,我寻思你得下午饭店不忙了再过来呢。”李骁给二姐夫拿了个小板凳。
田保华坐下后,擦了擦额头的汗:“嗐,现在这饭店一天也卖不了几桌,生意照之前差远了,有啥可忙的。”
“饭店生意不好?”
“可不是呗,现在街里有个人开的小摊子,比上饭店吃饭省事。”
李骁点点头,改革开放的初期,一切都处于新旧转变之中。
人们愿意开始接受新鲜事物,其中也是因为对老规矩的不满。
比如一些国营的商场跟饭店,进去吃饭事多不说,遇到不注重服务意识的,还要看脸子。
个人摊位因为这个时代对铁饭碗的固有观念,本身就觉得干个体是有点丢人的,所以态度自然要好的多。
这个状态会慢慢改变人们习以为常的消费习惯,所以一些国营企业,尤其是服务行业的倒闭,就成为了必然。
这也是人们从集体到个人利益的一种觉醒,是一个时代发展必要经历的过程。
“姐夫,你打算开小饭店,想好怎么跟那些小摊子,还有剩下的国营饭店竞争了吗?”李骁顺着这个话头问道。
田保华挠了挠头,对李骁问的这话,其实也早就有过深思熟虑。
“说实话,老三。我也正为这个发愁呢。”
“论手艺我不怵,可人家小摊子成本低,价格便宜,随到随吃。国营饭店虽然摆架子,但牌子老,有些老主顾认。我要是开个新店,要啥没啥,难啊。”
看来二姐夫是真认真思考过了,甚至有点想的太过,把自己要单独创业的热情都给熄灭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