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第一次谈判没成功(第2页)

 目前所有土地都是归国有,而且属于划拨性质,只能由单位进行分配,私人是买不到的。 

 想要真正实现私人开发商,拥有自主买卖权,还得等几年时间。 

 不过地方为了发展,也会出台一些灵活政策,李镇长现在说的方法便是其一,但是总体性质无法改变。 

 思考片刻,林海生才开口:“可以合作,问题是,该怎么具体合作?” 

 “房子修建起来,是由单位免费统一分配,你们按照政策走当然没问题,但是我投了钱进去,不可能免费打水漂。” 

 现在连股份制说法都没有,以青山镇的名义成立建筑公司,那就是属于国有单位,林海生也投不了钱进去,只能说可以成为单位的负责人。 

 李镇长没说话,而是看向了金大福。 

 金大福就是相关单位领导,对于政策他更清楚,这次商量的结果,他也是占据主导位置。 

 “很简单,以青山镇的名义成立建筑公司,以后由我和你作为主要负责人。” 

 “等房子修建出来,肯定存在一个价值,我们这边你不用管,你只需要拿走属于自己那一份就行。” 

 理解起来也没有那么困难,比如给学校修建了房子,学校想把房子分配给某个老师,那么学校会给林海生支付一定费用。 

 就是合伙做生意,只是借用了青山镇的名义,相当于让林海生参了股份进来。 

 “这也太复杂了。”林海生听后忍不住摇头。 

 大概意思他能懂,但是其中还涉及很多细节没说,比如谁控股更多?修建出来的房子定价权在谁手里? 

 这个年代房子没有价格,因为不对外进行售卖,都是直接分配给工人的。 

 虽说金大福他们已经推出了一批摊位,但是摊位和房子存在一定差异,一旦产生纠纷,是很难说清楚的。 

 金大福尴尬,没有青山镇的名义,林海生是不能进行投资搞建设的。 

 他小声问:“那你觉得应该怎么操作比较好?” 

 想要事情简单化,又要考虑能顺利投资,还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我们不用合资的方式,但是需要借用青山镇名义成立建筑队,所有事情都由我来负责,包括房子修建出来,可以进行自由买卖。” 

 林海生也不想说太多废话,主动权肯定要掌控在自己手里,要不然以后处处受制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