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这叫做潮流

 “有什么要求你尽管直言,能办到的我一定帮忙办。” 

 张校长显得很高兴,只要林海生给学校捐款,其他事情都好说。 

 林海生并没有说,而是看向了谭仁春。 

 谭仁春懂了,开口道:“我们学校缺一些教材,如果你们学校有用不上的,下学期可以送给我们使用就好了。” 

 说白了,他是想捡别人的资料使用,从而达到提升村小学教育质量目的。 

 其实主要书本是相同的,都是由教育部门统一发放,唯一不同的就是辅助资料。 

 比如镇里的学生有字典可以用,孩子们也不缺乏本子和笔,每隔一段时间还有试卷做,甚至是其他的辅助资料提供学习。 

 但这些东西村小学不具备,连最基础的本子和笔都很有限,除了两本书其他的基本没有。 

 这就是两者差别最大的地方,镇里条件永远比村里好,他们拥有的东西村小学压根拿不出来,并且镇里是重点,很多教育资源也会倾向他们。 

 “谭老师这可不行,辅助教材属于家长出钱购买,我做不了主。”张校长当然明白他的意思。 

 镇里的学校肯定有多余辅助教材,但那些并非教育部门免费送,大部分属于孩子家长掏钱购买。 

 人家买的东西是给自己孩子使用,哪怕有一部分留在学校,学校也不可能私自做主送给别人,以后可以留给下一批学生用嘛。 

 “如果你们学校想购买的话,我可以帮你们去教育部门申请……” 

 张校长才不傻,购买一本字典需要几块钱,如果给整个村小学配几十本字典,这么一笔费用谁来承担? 

 “唉,我不要新的,你们给点二手的呗!”谭仁春忍不住叹气,哪怕是给些二手货也行,结果张校长不愿意。 

 林海生白了他一眼,摆手说:“行了,你别说话。” 

 自己是想让他要一批老师来村里教书,从而提高村里的教学质量。 

 结果他倒好,像个叫花子一样,盯上人家的二手学习资料,真是没点出息。 

 “老张,我的要求也不高,从你们学校调两名老师来这里教书就行。” 

 林海生说完,张校长顿时露出难色,捐款两千块还要调两名老师来教书,感觉没那么划算。 

 最主要是,村小学条件有限,很多老师不同意来,加上镇里也缺教师资源,他内心当然是不愿意的。 

 林海生继续说:“老师来村里教书的这段时间,工资可以由我承担,每个月还会给予十块钱的额外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