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恋爱脑(第3页)

因此对于杨承志来说,自然是越快越好。

“这批设备要从国外进口,就算办理加急,最快也要10天左右才能到位。”

崔雪说道。

“好。”

杨承志点头,正好在这10天内,好好做足收尾工作。

等生产设备到位就专心做安装调试工作就好。

而在此期间,杨承志已经准备开始招聘工人了。

这次,2号生产基地一共10条生产线,是1号生产基地的三倍之多。

而且,因为是最新款,每条生产线的规模也要比之前大了一倍有余。

因此2号生产基地的工人数量,至少要在1号生产基地的5倍左右,才能保证正常运转。

目前,1号生产基地一共有200多名工人。

那么2号生产基地的工人数量将突破一千。

也就是说,在2号生产基地投产之前,他必须要招满这些人才行。

于是当天晚上,他就把这件事说给了杨小梅。

让对方着手做招聘事宜。

杨小梅给出的方案是,在生产设备还没到位之前,先招聘200名员工,来1号生产基地学习基本操作要领。

争取在这半个月之内,让这200名员工熟练掌握各项生产技能。

等到2号生产基地正式投产时,这200名新员工就可以直接入场工作了。

另外,在投产之前,他们必须在1号生产基地中选出一些骨干,调派到2号生产基地担任班组长职位。

这样能更好地起到管理以及带头作用。

200名员工,应该可以满足两条生产线的正常运转。

而在这两条生产线正式开工后,在陆续招聘剩余的员工。

以200名为单位,分批招聘,分批实践学习。

这样做能更好的起到传帮带的作用,直至员工全部招满,生产基地全负荷生产。

对于杨小梅给出的方案,杨承志表示赞同。

他发现,经过这半年多的入厂工作,杨小梅积累了很多管理经验。

对于生产管理方面的条条框框,她比杨承志更加熟练,也更能想出高效的办法。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姐弟俩又对一些细节上的东西做出了一定的改动,才最终敲定招聘方案。

第二天,杨承志一早就跟杨小梅一同来到了长胜服装加工厂。

他在办公室中,让杨小梅叫来了10位员工。

这10位员工,全部是厂里的技术骨干。

不仅工作经验丰富,各项表现也是员工中最为出类拔萃的。

其中就包括了谢芳。

更重要的是,这10人平均年龄不超过25岁,基本都是长胜大队以及周边村屯的年轻姑娘。

这个年纪的人,做事积极,心态阳光,而且更有冲劲,更有想象力。

适合重点培养。

只不过,被集体叫到办公室,她们多少有些紧张。

尤其见到杨承志也在,她们就更加不知道自己即将面临什么了。

“小梅姐,叫我们过来有什么事?”

谢芳先是看了杨承志一眼,随即对杨小梅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