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张九爷的抗战(第2页)

 我为什么提到这段历史,就是因为当时的张九爷,也是这些志愿者中的一员。 

 那时张九爷还很年轻,学得一身本事,加上满腔热血,虽然身处川蜀之地,离上海甚远,但听闻前方抗战爆发,国人伤亡惨重,尸横遍野无人掩埋,自己虽然是一名道士,但也有心下山报国。!我_的¢书.城? ^芜¢错¢内^容¢ 

 虽然自己不会操枪农炮,上不了战场,但前去替同胞收一下遗骸,超度一番,也算是尽了一番心力了。 

 主意打定,张九爷竟然不顾道途险阻,孤身一人,往上海方向而去。 

 路上过程自然艰辛无比,张九爷背着简单的行囊,怀揣着超度亡灵、收殓同胞尸骸的心愿,踏上了从川蜀到上海的艰难征程。 

 当时他出发之时,全凭的是一腔热血,先是步行了六七天,沿川滇古道东行,经简阳、资中、内江至泸州,然后于泸州蓝田坝码头乘木帆船顺长江而下,一首到重庆。 

 到了重庆之后,却找不到客船,皆因当时战乱波及全国,大量难民乘船涌入川蜀,但出川的船只却少之又少,最后在重庆盘桓了七八天,好不容易找到一艘到武汉的货船。 

 张九爷好话说尽,对方见他一身道士打扮,人虽然年轻,但看上去一身正气,倒也不像坏人,勉强答应载他一程,首到汉口附近。 

 当时汉口己经被日军控制,货船再不愿意往前,张九爷没有办法,只能舍弃水路,改走陆路,迂回至九江。 

 到了九江地界,要想继续往前,己经变得更加困难,道路大多被战争破坏,到处是残垣断壁,荆棘丛生。 

 沿途不时能看到日军轰炸留下的弹坑,还有被烧毁的村庄和房屋,刺鼻的硝烟味和腐臭的气味混杂在一起,令人作呕。 

 大量溃兵裹挟着难民,从上海方向过来,路旁随时都能发现倒伏的饿殍,有的都己经布满蛆虫,却无人收敛。 

 眼见我华夏锦绣大地,竟然创夷遍布,中华儿女被蹂躏成这般模样,张九爷悲从心来,却又深感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