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异常(第2页)

 街道狭窄,两旁多是三四层高的灰扑扑的水泥楼房,底层开着各种店铺:杂货店、小饭馆,贴着港片海报的录像厅里灯光昏黄。

 人力三轮车(当地人叫“麻木”)和破旧的“山城牌”小面包车在街上穿梭,喇叭声刺耳。

 看上去,这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有些嘈杂和落后的江边小城。除了空气中那股若有若无、混杂在烟火气里的、一丝淡淡的、像是劣质香烛焚烧后又混合了什么东西腐烂的怪异气味。

 这气味很淡,不仔细分辨几乎会被忽略,但对于我们这些灵觉敏锐的人来说,却如同滴入清水的一滴墨汁,异常刺鼻。

 “先找个地方落脚。”我低声道,强压下灵魂深处被那污秽源引动的不适。根基未复,长时间的舟车劳顿让我脸色有些苍白。

 我们在码头附近找了一家看起来还算干净的国营招待所。前台是个打着哈欠的中年妇女,登记用的是老式的登记簿和蘸水钢笔。

 房间很简陋,两张硬板床,一个掉了漆的木桌,墙壁斑驳,唯一的电器是一盏昏暗的白炽灯和一台只能收到两三个雪花台的黑白电视机。

 放下简单的行李,我们决定立刻出去探查。根据微尘师叔的占卜和龟甲指引,污染的核心不在县城这“活人”居住区,而是在对岸、隔江相望的“名山”——那座传说中的鬼城所在地。

 第二天一早,我们再次来到码头。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多是背着香烛纸钱的本地香客和一些背着相机、带着好奇神色的零星外地游客,此时丰都鬼城旅游刚起步,远未成规模。

 我们混在人群中,登上了专门开往名山的渡船。

 船行江心,对岸的名山清晰可见。山势并不算特别高耸,但临江一面陡峭如削,山体呈一种奇特的暗红色,植被稀疏,远远望去,确实有几分狰狞之感。

 靠近名山脚下的小码头,气氛就与县城截然不同了。

 码头上立着几块油漆剥落的木牌,上面写着“鬼城名山风景区”和一些注意事项,字迹都有些模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