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方法总比困难多(第2页)

 他眼神灼灼的看着孙绵绵,谁知孙绵绵双手一摊,很是无奈的说:“可是,我没有资金投入呀。” 

 要是空间里的东西能变现,她早就想解放自己的双手了。 

 徐俊急得挠后脑勺,“需要很多吗?” 

 “不知道,但是它的原材料不是一般的好找,作坊手续应该也办不下来。” 

 开个作坊,药材的需求量就不是一个人小打小闹那般简单。 

 甚者,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已经出现了几家中外合资制药公司,但是医药行业仍以国营为主,且药政管理严格。 

 他们想开小作坊,根本就是妄想。 

 徐俊悻悻地走了,带走了一千张膏药。 

 孙绵绵又进账了八百块钱。 

 她美滋滋地数着钱,听到店门口一阵自行车铃铛声,惊讶的抬眸看去,就看到快递员挥动一封信喊道:“孙绵绵的书信。” 

 “我的?” 

 她疑惑的接过信,看到来信的地址是京城的,心下更加的疑惑了。 

 “谁来信了,难道是录取通知书?”陈伟豪从柜台里抬起头,问道。 

 孙绵绵嘀咕:“不是录取通知书,而是一封挂号信。” 

 信封上贴邮票处,一次性贴了好几张同等面额的邮票。 

 她前世的时候在爷爷家也看到过这种信封,因而认得。 

 要说能给她写信的京城人,也就是那么几个,但用上挂号信联系的,她却一点头绪都没有。 

 当打开信封,看到似曾相识的字迹,脑海中蓦然跳出一张冷峻的脸。 

 看了下最后的落款,果然就是他——司远道。 

 他说他最近很忙,因而不能来陪她高考。 

 怕她到京大报到的时候没能及时赶回,就先把房门钥匙邮过来了,并附上了地址。 

 孙绵绵摇头笑了。 

 这人也真是的,说好了是假扮对象,有必要这么热心,或者一板一眼的吗? 

 又不是在他爷爷眼皮子底下,没必要这么认真吧。 

 她折好信,随手把信和钥匙丢进了收藏室。 

 “是京城同学的信。”见陈伟豪看了过来,孙绵绵顺嘴就说了一句。 

 因为手里的膏药全部清空,孙绵绵回去的比往常早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