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搬空前妻家下乡逆袭上清北焱焱必火
第159章 推广小型农业收割机(第2页)
了解过林子阳的超强能力,又亲眼感受到他的强大气场,孟书记对林子阳打心眼里佩服,喜爱。
“你好啊小同志,我是岭南公社的书记,孟长青。
关于你组装的榨油机和收割机,能详细和我说说吗?
为什么你组装的榨油机,比县榨油厂的设备出油率更高。
还有你组装的收割机,不仅小巧方便省油,还带有脱粒的功能,你到底怎么做到的?”
见孟长青对这些东西感兴趣,林子阳当然是愿意和他多聊聊的。
不过他也没把自己的底全部透出去,说的很谦虚,告诉孟长青,他在下乡之前,本就是城里机械厂的员工,对于这些机械设备,研究的比较深入。
不管是榨油机还是收割机,都是他在原有老式机器的基础上,做了点改进,并没有根本性的技术突破,但从效果上看,确实立竿见影,有了长足的进步。
孟长青听了林子阳的解释,当即感慨道,“林子阳同志,我觉得你设计的小型收割机,经济又实用,非常适合在我们华国大范围推广。
以他的了解,目前国内好像还没有这种小型便捷的农机,要是能大批量生产,肯定能大大提高农业效率,造福老百姓。
你有没有想过,把收割机授权给机械厂,让他们大批量制造,从而为咱们华国的农业发展做一份巨大的贡献?”
要不是孟长青提醒,林子阳还真没往这方面想。
他只是为了解决大队的秋收压力,才想着组装一台收割机。
要不是着急着把养猪场建起来,林子阳肯定不会在这上面花心思。
现在仔细想想,孟长青说的没错,现在国内虽然有收割机了,但都是那种超大型的,造价成本高,大部分贫穷落后的地方,都不适宜推广。
他造的收割机,完全不同,不仅小巧便捷,而且收割的效率很高,还能兼顾脱粒,造价成本,也远低于那种大型收割机。
现在华国各种资源短缺,很多机器没办法推广开,就是因为经济太差,生产出来,大家也买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