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女皇的狗腿又怎样v我50吻上我
14. 关天凤
上京的一路上并不安稳,虽坐在囚车里不用走路,可连日细雨绵绵,江南的烟雨实在是让林刺史一家的官眷吃尽苦头。路上泥泞湿滑,囚车的速度并不快。押送官没有一副软和心肠,见囚车里淋雨的老人孩子,也不愿意多给一件蓑衣,坚持冒雨赶路。
那位向天使展示了和离书的刺史夫人与住在外头的两个儿子一并被押进囚车里。认不认和离书,还得上京之后再做分辨。
早晚两顿饭,不是干巴巴的饼子就是没有馅的馒头,林刺史一家人眼见着脸都黄了,所有人都瘦了一大圈,憔悴的很。老太君和两个孩子淋雨后病了一场,押送官命人给他们一日三顿的灌苦药,就是不暂缓行程。
让人心塞的是,这十日来,阿灰反倒胖了些。扔在一脸憔悴的林家人旁边,发黄面瘦的她反倒不显眼了,因为如今所有人都是这副模样。
一路上阿灰逐渐从老太太隐晦的话里摸清楚自己的身份。她的“祖父”是宰相,“伯父”是刺史,“父亲”在京中礼部任职。
尽管此刻他们所有人的职位都被撸了个干净,但老太太说话时仍旧带着傲气,连她也是有品级的夫人,又是当今圣上的亲姨母。
林家二娘的生母潥溁县主,正是当今皇后的亲生女儿。只不过却与陛下没有血缘关系,只因她是皇后与前头的丈夫生下的长女。
囚车摇摇晃晃,车轮在湿泞的泥地里艰难滚动,偶尔撞上石子,囚车都会跟着抖上一抖。阿灰淋着雨,翻了个身,连睡都睡不安稳。好在不知何原因,押送官没让人给她上枷锁,她倒比林家其余人松快不少。
天使尚在姑苏处理后事,还要与下任刺史作交接。至于攀扯出王大人罪行的林潭,如今已经不能叫刺史了,被快马押送上京,比他的家眷们早三日抵达长安。
到达京城的那日,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也包括即将被问罪的林家人。许是他们此生都没有受过风餐露宿的苦头,让他们痛苦不堪的坐在囚车里赶路,吃不好睡不好,倒不如刑场上的迎头一刀来得痛快。
她们的牢房被安排在林家叔侄旁边,多日过去,大理寺该审的都审过了,倒没有刻意将他们分开。只有林相爷与大儿子林潭被分开关押,重点关照着。刘氏再见自己的大儿子,泪眼潸潸,让人瞧着心里不是滋味。
那位三年不曾见过亲女的林二爷隔着牢房,沉痛地看着对面牢房里缩在墙角啃干粮的阿灰,向她诉思念之情:“蕙柔,你这一路受苦了。”
阿灰的一口饼子险些噎在喉咙里,她咳嗽了一阵,好险把干巴巴的饼子咽下去。心里发笑,哪来的好爹连自己的亲女儿都认不出来。
却见她同一个牢房里的老太太和那位伯娘脸色都不变一下,也没人反驳,默认了林老二把阿灰认作亲女儿。
林二爷对着面色戚戚的嫂子安慰道:“大嫂,蕙林没被咱们牵连,她的婆母是你闺中好友,想来蕙林能得夫家善待。”
刘氏生有三儿一女,长女早些年嫁进知根知底的人家里,与丈夫感情和睦,早两年就生下了长子,地位牢固。
纵使得知女儿无恙的消息让刘氏心中安慰,可她自己与三个儿子尚且在大牢里,她哪里能开心起来。
刘氏理都不理这个小叔子,冷着脸休息,也不去照顾婆母。老太太一路上习惯了儿媳的冷待,作为知情人之一,老太太也知晓刘氏是为了蕙柔的特别待遇而不忿。心中不能说没有对这个儿媳的愧疚,虽不满她的态度,却也没多加指责。
那头的孝子林二爷还在焦急地嘱咐嫂子:“大嫂劳你为母亲收拾收拾,这狱里阴冷,母亲身子不好,劳将稻草多铺在母亲身下。大嫂?你身子不舒服吗?大嫂?”
老太太推辞道:“这些小事我自己会做,孩儿啊,这些日子你可有受苦?”
林二爷哪敢叫母亲为自己伤心,连忙摇头说:“没有。”又去喊嫂子:“大嫂?母亲的腰不好,劳您多为她按一按。”
刘氏睁开眼,走到牢门边,林二爷还在向她拱手:“林家拖累嫂子,劳大嫂多担待。”
刘氏张口:“闭嘴吧。”
刘氏翻白眼:“你这祸害头子,滚一边去,别来烦老娘!”
林二爷呆愣住了,好像还没听清楚,求证般地看向自己亲娘:“母亲,儿的耳朵是不是出问题了?”
他那温柔贤淑,对全府上下照顾有加的大嫂,刚才说了什么?
那位向天使展示了和离书的刺史夫人与住在外头的两个儿子一并被押进囚车里。认不认和离书,还得上京之后再做分辨。
早晚两顿饭,不是干巴巴的饼子就是没有馅的馒头,林刺史一家人眼见着脸都黄了,所有人都瘦了一大圈,憔悴的很。老太君和两个孩子淋雨后病了一场,押送官命人给他们一日三顿的灌苦药,就是不暂缓行程。
让人心塞的是,这十日来,阿灰反倒胖了些。扔在一脸憔悴的林家人旁边,发黄面瘦的她反倒不显眼了,因为如今所有人都是这副模样。
一路上阿灰逐渐从老太太隐晦的话里摸清楚自己的身份。她的“祖父”是宰相,“伯父”是刺史,“父亲”在京中礼部任职。
尽管此刻他们所有人的职位都被撸了个干净,但老太太说话时仍旧带着傲气,连她也是有品级的夫人,又是当今圣上的亲姨母。
林家二娘的生母潥溁县主,正是当今皇后的亲生女儿。只不过却与陛下没有血缘关系,只因她是皇后与前头的丈夫生下的长女。
囚车摇摇晃晃,车轮在湿泞的泥地里艰难滚动,偶尔撞上石子,囚车都会跟着抖上一抖。阿灰淋着雨,翻了个身,连睡都睡不安稳。好在不知何原因,押送官没让人给她上枷锁,她倒比林家其余人松快不少。
天使尚在姑苏处理后事,还要与下任刺史作交接。至于攀扯出王大人罪行的林潭,如今已经不能叫刺史了,被快马押送上京,比他的家眷们早三日抵达长安。
到达京城的那日,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也包括即将被问罪的林家人。许是他们此生都没有受过风餐露宿的苦头,让他们痛苦不堪的坐在囚车里赶路,吃不好睡不好,倒不如刑场上的迎头一刀来得痛快。
她们的牢房被安排在林家叔侄旁边,多日过去,大理寺该审的都审过了,倒没有刻意将他们分开。只有林相爷与大儿子林潭被分开关押,重点关照着。刘氏再见自己的大儿子,泪眼潸潸,让人瞧着心里不是滋味。
那位三年不曾见过亲女的林二爷隔着牢房,沉痛地看着对面牢房里缩在墙角啃干粮的阿灰,向她诉思念之情:“蕙柔,你这一路受苦了。”
阿灰的一口饼子险些噎在喉咙里,她咳嗽了一阵,好险把干巴巴的饼子咽下去。心里发笑,哪来的好爹连自己的亲女儿都认不出来。
却见她同一个牢房里的老太太和那位伯娘脸色都不变一下,也没人反驳,默认了林老二把阿灰认作亲女儿。
林二爷对着面色戚戚的嫂子安慰道:“大嫂,蕙林没被咱们牵连,她的婆母是你闺中好友,想来蕙林能得夫家善待。”
刘氏生有三儿一女,长女早些年嫁进知根知底的人家里,与丈夫感情和睦,早两年就生下了长子,地位牢固。
纵使得知女儿无恙的消息让刘氏心中安慰,可她自己与三个儿子尚且在大牢里,她哪里能开心起来。
刘氏理都不理这个小叔子,冷着脸休息,也不去照顾婆母。老太太一路上习惯了儿媳的冷待,作为知情人之一,老太太也知晓刘氏是为了蕙柔的特别待遇而不忿。心中不能说没有对这个儿媳的愧疚,虽不满她的态度,却也没多加指责。
那头的孝子林二爷还在焦急地嘱咐嫂子:“大嫂劳你为母亲收拾收拾,这狱里阴冷,母亲身子不好,劳将稻草多铺在母亲身下。大嫂?你身子不舒服吗?大嫂?”
老太太推辞道:“这些小事我自己会做,孩儿啊,这些日子你可有受苦?”
林二爷哪敢叫母亲为自己伤心,连忙摇头说:“没有。”又去喊嫂子:“大嫂?母亲的腰不好,劳您多为她按一按。”
刘氏睁开眼,走到牢门边,林二爷还在向她拱手:“林家拖累嫂子,劳大嫂多担待。”
刘氏张口:“闭嘴吧。”
刘氏翻白眼:“你这祸害头子,滚一边去,别来烦老娘!”
林二爷呆愣住了,好像还没听清楚,求证般地看向自己亲娘:“母亲,儿的耳朵是不是出问题了?”
他那温柔贤淑,对全府上下照顾有加的大嫂,刚才说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