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生意做到朕的头上来了(第2页)
 轻咳一下,为弟弟解围道:“父皇,据儿臣派去探听消息的护卫回来所报,写这些诗的,便是礼部侍郎陈大人家的三公子,陈辰,如今年方十五。”
 明良帝看了一眼太子,顺势瞟向侍立一旁的孟忠。
 孟忠当即补充道:“回禀万岁爷,陈大人似乎不愿与人提及此子,奴才问了一些与陈大人交好的大儒,他们只知陈大人只有二子。
 长子陈规,年方二十,明良三十五年进士,如今在翰林苑作编修。
 次子陈矩,年方十五,与隆王过从甚密。”
 说到此时,明良帝和太子父子两人,眉头都不自觉皱了一下。
 孟忠恍若未见继续言道:
 “二子皆是正房萧氏所生。
 而据奴才手底下的儿郎回来描述,此子不是正房萧氏所出,而是庶子,其母为陈家的妾室唐氏所出,唐氏出身为陈府烧火丫头。
 唐氏昨日过世,九门兵丁曾见到此子于昨日下午以凉席裹卷尸身,拖着其母尸首出城,葬在城外二龙山中的乱坟岗上。
 陈家并未为唐氏举丧。
 今日此子出现在一品楼前,穿着纸袄单裤,以诗词换钱,尽被来往士子嘲笑,说来,只有福王殿下一人买了这些诗词。”
 福王听到这儿,小眼睛不由一瞪,鼓的溜圆。
 他感觉孟忠在说他是傻子,可他没证据。
 明良帝收起嬉笑心思,看着太子道:“以你的意思,如何?”
 这便是在考教他这个太子看问题的能力了。
 孟忠的补充,信息之详实,细节之充盈,由不得他猜不到,这京城内外,肯定有一支隐藏在暗处,听命父皇的谍探。
 今日当着他的面说出来,便有意告诉他,别做没意义的小动作,你父皇明察秋毫,只要想,这京城内外没有其不知道的事。
 太子当即收敛心神,恭谨回道:“回禀父皇,儿臣觉得陈侍郎治家不正,与平日自诩清流高义相悖,不可委以大任。”
 明良帝不置可否没有表态,转而又看向坐在那儿抓耳挠腮,满脸不耐烦的福王,“洵儿,你怎么看?”
 “啊?”福王姓常名洵,正想着怎么快点溜出去将那个纸袄少年抓到手,忽然听到父皇叫自己的名字,不由一愣,“什么怎么看?哎呀,有父皇和皇兄在,我不管那些,只要让那个小孩跟我一块做生意就行,他能想出一品楼前卖诗的法子,肯定是个做生意的好料。”
 “哦?”明良帝没指望自己这个一心钻进钱眼里的儿子,能说出啥真知灼见,不过顺嘴想考验一下他而已,只是听到这么一句回话,心下一动。
 转而看向自己的长子,道:“太子,觉得那个小孩如何?”
 太子还没回话,福王抢先道:“唉,父皇你不能这样,那诗卖给你了也就是了,你不能再让皇兄跟我抢那个小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