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奸臣当道郝二牙
第146章 不听朕的话,朕就关门放唐辰(第2页)
听老同志说话,得听话外音。
当了小半年皇帝的洪福帝,起初很不习惯,为此闹过不少笑话,若不是有孟嵩在旁边查遗补缺,他可能会成为大郑有史以来第一位低能儿皇帝。
好在,现在已经习惯,他能自己在脑子里翻译。
金张二位阁老的话,大意是,什么百官行述,什么唐辰装神弄鬼,什么国子监上书,不过是癣疥之疾?,不值得皇帝费心劳神,交给有司照章办理即可。
您是要做大事的天子,不用凡事都需要亲力亲为。
洪福帝点了点头,顺着张阁老的话,赞了一句:
“金阁老,老成谋国,肱骨之臣啊。”
只是话才说了一半,不等金张两位阁老松一口气,话锋忽然一转:
“那朕且问阁老,我那二皇兄的下落,事情是大还是小?您,可有眉目?”
无人知道,小胖子脑子怎么想的,怎么忽然又转到这个问题上来?
皇子内斗,事涉皇权,不论是谁沾染了,不死都要脱层皮。
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总会想方设法将自己从旋涡里摘出去,保证无论谁胜谁败,自己以及家族权位不失才是正理。
像唐辰那样,为了皇子夺权,抛头颅洒热血,凡事冲在前,皆是投机钻营之辈所为,稍有不慎,便会死无葬身之地。
且不信,你看他现在不就因此事,有平倭之功不仅无赏还与那个不识时务的李三才一样进了诏狱待参。
只是如今大位已定,金张两位阁老自然不能再像当初那般左右逢源,唬弄了事。
洪福帝今天突然提起这事,这是在逼他们俩表态。
徐萧两位阁老猝死,前太子旧臣李三才又进了诏狱,朝野诸多文人臣工没了主心骨,许多都已投靠到他们二人门下。
他们俩表态,便代表着朝野上下大多数臣工的态度。
二人再度对视一眼,这次换张阁老先开口:
“回禀陛下,隆王殿下不堪父兄崩猝之痛,已得陛下天恩予皇陵守孝,此事朝野既定,陛下何故再度垂询?”
洪福帝摸着下巴,面作悲戚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