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寺庙是个好道场(第2页)

 哪知道萧阁老突被斩首,紧接着又月换三帝,致使朝野大乱。

 新皇登基后,为稳定朝局,勒令吏部,年内所有新职调任升迁,未面君述职过的皆暂停。

 而他梅大人为了能多捞点车马银,晚走了一天,结果吏部那些收了银子的官员,翻脸不认账,径直来到宛平县索回了委任状,还将他打为萧党一脉,留待处理。

 作为前阁老‘余孽’的他,已经够难得了,偏偏老天爷也要跟他不过去。

 连下九天大雨,永定河河水暴涨,漫堤毁田,他一下子成了朝野众矢之的。

 清流御史骂他尸位素餐,不修德政,致使天灾人祸。

 六部堂官则斥责他胆大包天,敢贪图河务钱。

 天地良心,他梅千图即便再不通庶务,也知道贪赃的时候,大头要孝敬上峰。

 那些蛀虫眼看着是要在吃干抹净后,拿他当替罪羊。

 更让他心如死灰的是,奉旨来赈灾的还是这位收了钱都可能会翻脸不认人的新皇心腹。

 梅千图一下子心如死灰,哪里还有心思跟唐辰打什么机锋。

 只是这话他不敢跟唐辰明说,只能求助似的望向与唐辰同来的顾秀才。

 以前,这位顾秀才常替刁民写诉状到县衙里打官司,令他深恶痛绝。

 但今日再看到顾秀才,梅千图只觉得无比亲切。

 他怎么也没想到,有着顾刺头诨号的顾秀才,竟然会跟新皇心腹有这么亲近的关系。

 听他俩说话无所顾忌的模样,关系还十分莫逆。

 早知,如此,他还走什么萧阁老门路,直接跟顾秀才打好关系,成为新皇门生,飞黄腾达还不是轻而易举。

 “那个,顾,先生……”

 梅千图求助式的话还没说完,顾凯十分不屑地冷哼了一声。

 附郭县城的县太爷职品很高,但权利不大,往日这位梅知县更是能糊弄就糊弄,只要不是人命官司,一概和稀泥。

 顾凯对此甚为不耻,不过这会儿他懒得跟其掰扯,直接了当道:

 “梅大人,说再多都是浪费时间,水火无情,与其在这里闲扯,不如将河务账册拿来给唐驸马看一看吧。”

 顾凯的不上道,令梅千图咬牙切齿,但也不敢发作。

 见唐辰没啥意见,当即吩咐幕僚将账册拿来,交给顾凯,顺便介绍起如今的灾情。

 “……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其河善淤易决。臣等多次奏请朝廷,增设专门水务官员治理河道,奈何朝廷一直没有批复……”

 翻看账本的顾凯,闻言接过话头道:

 “正所谓善为国者必先治水,水利兴则天下定,则国运昌,则百业兴。此事我等当奏明陛下。”

 两人半文半白的洋洋洒洒说了一大通,唐辰只记住七个字:

 “水患频发,没人管。”

 或者说能管的人太多,户部掌钱能管,工部掌役能管,吏部掌权也能管。

 到了下面,因为涉及劳役,他这个县衙知县能管,又涉及水运,漕运那边也可以管。

 九龙治水,有利一起贪,无利互相推诿,自然是什么都管不了。

 “没有专门的河务衙门吗?”

 唐辰难得正经一回,他记得后世有专门主管兴修水利的部门的,具体叫什么名字不知道,但是那一个个大工程名字他是耳熟能详。

 众人齐齐摇头。

 顾凯没从账本上看出什么,顺手将账本递给了唐辰,先他一步打起包票:

 “等下我便写个奏折,奏明圣上,设立一个专门处理水利的河务衙门。

 不过远水解不了近渴,当下灾民受灾,河堤溃堤,还得有个具体章程才是。

 我刚刚看账册,梅知县似乎在赈济灾民,但对于溃堤却没有处理,为什么?”

 听闻顾凯可以直接写奏折呈递给当今圣上,梅千图心头大凛,偷眼瞧唐辰翻看着账册,没什么异样,心下了然,这两位都是当今天子的心腹,一正一邪互相监督互相扶持。

 想通此处,不由心中一动,眼珠子转了一圈,当即换上苦瓜脸,大倒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