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如海托孤(第2页)

 “可还有其他法子?哪怕只有一线希望,我也要试一试。”

 大夫捋了捋胡须,沉吟片刻:“林大人这病,药石之力恐已收效甚微。公子切记,林大人如今的身体状况,最忌讳大喜大悲,情绪一旦激动,恐怕……”

 他摇摇头,没再说下去,只是那凝重的表情已经说明了一切。

 几个时辰后,林如海的眼皮微微颤动,缓缓睁开双眼,意识逐渐从混沌中清醒过来。

 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苏旭守在床边的身影,那略显稚嫩的脸上写满了担忧。

 见他醒来,苏旭连忙起身,俯下身子,关切地问道:“老师,您感觉怎么样?”

 林如海心中一暖,苍白的脸上露出一丝虚弱的微笑,欣慰地想:旭儿果然是个重情重义的好孩子。

 随后他强撑着病体,吩咐管家:“去,把笔墨纸砚拿来,我要写信给贾府。”

 管家连忙取来文房四宝,在病榻前摆好。

 林如海颤抖着手,蘸饱墨汁,在信纸上写下:

 贾府政公亲启。吾体欠安,恐不久于人世,望女黛玉速回扬州,见吾最后一面。

 这贾府,正是林如海已逝妻子贾敏的娘家,

 当年贾敏撒手人寰,留下黛玉孤苦伶仃,林如海思虑再三,最终将黛玉送往贾府,托付于岳母贾母教养。

 一来,贾母是国公夫人,见多识广,能给予黛玉良好的教育和照顾;

 二来,古人婚嫁,讲究颇多,更有"五不娶"之说,其中一条便是“丧母长女不娶”。

 林如海对贾敏用情至深,并无续弦之意,给黛玉找个继母来弥补这丧母长女的短板自然是不行了。

 因此思虑再三,为了黛玉的将来,这才狠心骨肉分离,

 为的就是让女儿靠着贾府的背景和贾母的教养,将这“丧母长女”的短板补齐,日后能寻个好归宿,一生安稳顺遂。

 林如海写完信,疲惫地叹了口气,将信交给管家:

 “速速派人送去贾府,务必亲手交到政老爷手中。”管家领命而去。

 苏旭在一旁看着,心中五味杂陈,他可以想到林黛玉接到父亲病重的消息,该有多伤心。

 林如海看着他床榻边苏旭憔悴的面容,眼中闪过一丝心疼:“旭儿,你辛苦了。我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怕是不行了……,

 我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玉儿。她自幼丧母,如今我又病重。”

 “旭儿啊,”林如海继续说道,“黛玉估计一两个月就能回来了。你和黛玉的婚事……”

 苏旭连忙说道:“老师,学生身份卑微,不过一五品知府的庶子,怎能配得上老师的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