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宝玉送信 紫鹃投河(第3页)

 黛玉接过信,信封上没有署名,只淡淡地写了一个“林”字。

 黛玉心中疑惑更甚,缓缓展开信纸,娟秀的字迹映入眼帘,竟是贾宝玉的亲笔信。

 信中,宝玉先是嘘寒问暖了几句,随后笔锋一转,直指苏旭:“那苏旭惯会花言巧语,林妹妹切莫被他蒙蔽!他年纪轻轻便脱离家族孤身一人,接近妹妹和林姑夫,定然是别有用心!”

 黛玉看到此处,心中有些不悦。

 她与苏旭相处多日,从未看出他有半分不妥之处。

 宝玉如此诋毁苏旭,让她心中颇为不忿。

 信中继续写道:“宝玉虽不才,却也懂得些许识人之术。

 那苏旭满口仁义道德,实则虚伪做作,如同那涂脂抹粉的戏子,看着光鲜亮丽,内里却是污秽不堪!”

 宝玉将自己比作高洁的名士,将苏旭比作爱撒谎的伪君子,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苏旭的鄙夷和不屑。

 信的末尾,宝玉还附上了一首诗:

 金玉岂能同瓦砾,

 芝兰焉能共蓬蒿。

 明珠蒙尘终有日,

 鱼目混珠岂长久?

 黛玉看完信,脸色阴沉,将信纸揉成一团,扔在地上。

 紫鹃见状,连忙上前捡起信纸,小心翼翼地问道:“姑娘,这……”

 黛玉冷冷地看了紫鹃一眼:“以后不许再收这种信!”

 紫鹃吓得一哆嗦,连忙点头称是。

 黛玉心中烦闷,索性披上一件外衣,走到窗边,推开窗户,任由夜风吹拂着她的脸庞。

 她想起与苏旭相处的点点滴滴,苏旭温文尔雅,谈吐不凡,对她和父亲都照顾有加。

 外头常有人议论,说苏旭接近她是为了图谋她爹爹的权势和自己的嫁妆,可黛玉心里清楚,这些传言不过是捕风捉影罢了。

 她与苏旭相处日久,从未见过他利用林如海的人脉关系去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更没有动过她的嫁妆分毫。

 她实在想不出苏旭有什么图谋不轨之处。

 宝玉的信,在她看来,更像是出于嫉妒和不甘,恶意中伤苏旭。

 只是第二天清晨,黛玉还未起身,朦胧中下意识地唤了一声:“紫鹃?”

 想问问现在是什么时辰了,却无人应答。

 屋子里静悄悄的,只有窗外偶尔传来几声鸟鸣。

 黛玉又唤了一声:“紫鹃?”

 还是没人回应。

 一种莫名的不安涌上心头,黛玉正要起身,却忽然听到雪雁在门外大喊:“不好了!紫鹃投河了!”